那是我在微軟的最後一天。經過14年的美好時光,我即將卸下行銷副總監的職務,開始攻讀博士。我內心很驚惶。人資部門在你「離職」時會叫你填寫許多表格,包括可怕的「物品歸還表」,上面洋洋灑灑列出必須交還給公司的各類東西,包括筆電、桌機、手機、手機晶片卡、辦公室鑰匙與公司配車。我交還完公司配車以後,才沉痛領悟到我沒把這最後一天規劃清楚——我發現我沒辦法回家了。
我每交還一樣東西,更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我不是靠微軟的這些東西來定義自己,但它們許多年來是我職業身分的一部分。在職場上,我愈來愈以「微軟的李爾」著稱,現在我再度變回只是「李爾」。我想著這份失落感。當我交出代表專業身分的東西,我還是個專業人士嗎?我先後交出我的筆電、我的手機、我的辦公室鑰匙,還有我的公司配車,變得有些不知道自己存在的價值。沒錯,找工作很難,但揮別工作更難。每一樣必須歸還的「財物」,原本都帶有讓我安心的作用。我最後一次踏入電梯,感到一無所有,滿心混亂。我剛交出整個職業生涯了?交出我的未來了?交出我的專業了?
我按下一樓的按鈕,感覺一顆心連同電梯往下沉。我還剩下任何屬於我的專業嗎?我回想那張物品歸還表,感覺似乎遺漏某個重要東西、某個關鍵東西。這時我才明白,那份表格沒有叫我交還臉書上的朋友、推特上的追隨者,或者LinkedIn(最大的專業人才社交網站,中文名為領英)上的人脈。我沒有把一切交還給微軟。我最重要的專業資產並不屬於任何公司,而是屬於我自己。
我仍有人際網路。
我仍有我的「群眾」。
如今我們能以嶄新方法變得聰明,從中獲得智慧。哈佛大學教授尤查.班克勒(Yochai Benkler)在《網路財富》(The Wealth of Networks)一書中把這稱為「社群生產」(social production),也就是網路社會的一種創新生產模式。根據他的理論,連繫在一起的群眾能以全新方式產生價值,社會不再只能仰賴工業生產或組織生產。由此衍伸,智慧共享可謂社群網站時代的智能生產模式。班克勒認為社群生產不只是一股潮流,更是最關鍵的經濟與文化變革,將讓社會改頭換面。
藉由智慧共享來集思廣益,我們能做出更聰明完善的好決定。無論在任何地方,成功不只來自與人競爭,也來自能否集思廣益,有些人甚至認為集思廣益更為重要。然而要善用一己群眾的智慧,首先得建立群眾。
如果你有用臉書,你臉書上的「群眾」有多少呢?看一下朋友名單,你是有三個朋友還是3000個朋友?為了善用群眾智慧,你至少需要250個朋友。為什麼是這個數目?2010年,香港城市大學的教授克里斯汀.華格納(Christian Wagner)與湯姆.費納蒙(Tom Vinaimont)發表共同研究成果,他們試圖從科學角度(而非空泛觀察)證實:群眾比專家更能做出準確的猜測或預估。他們發現,單一一位專家能勝過幾位非專家,但輸給一大群非專家。他們找來兩組受試者,一組有30名成員,一組有999名成員,「兩組人員跟預估準確度勝過一般人達十倍的專家較量,模擬測驗結果發現,30人那組贏得38%的競賽,999人那組贏得89%的競賽。」
30人那組,在猜測容器內糖果數目的競賽表現得相當出色。
現在我手上有「30」這個數字,再來要怎麼推導出250個朋友是善用群眾智慧的下限人數呢?臉書研究指出,每則動態更新平均會讓12%的朋友或追蹤者看到。如果你想善用群眾智慧,你至少需要30名群眾(999名當然更好),所以需要250個朋友(250 X 12%=30)。這不是精確計算結果,不過是我個人發現(而且經由研究證實)的下限人數。除了總人數以外,實際互動的人數也很重要。不是每個人都有問必答。如果你的問題乏味無趣,或者顯得另有所圖,無論朋友總數再多,也只是中看不中用。
首先,基本原則是至少要有250個朋友。如果數目不到,趕快多傳送交友邀請吧。臉書會根據共同好友、居住地點、所上學校與工作地方等資訊,列出你可能認識的朋友,你可以趕快查看臉書的建議名單,或者也可以自己搜尋朋友。加入朋友,就是在替智慧共享打下良好基礎。切記,為求善用群眾智慧,你的群眾既要人數眾多,也要背景各異(不同年齡、性別、居住地點等)。只要達成這兩個條件,你就有辦法靠群眾智慧解決難題,做出好決定,甚至實現夢想。
當你跟群眾分享心事或尋求協助,無論對象屬於強連結或弱連結,你都會擔心不該暴露弱點,儘管我們的文化強調公開透明,你仍怕自己透露太多。然而在善用智慧共享之際,最寶貴的就是真實做自己。我們都是活生生的平凡人,有掙扎、有成長、有學習、有嘗試、有失敗,愈能坦然跟群眾分享,愈能建立密切關係。群眾不太喜歡看到粉飾美化的假象,比較喜歡看到真切實在的情感,所以多數人對宣傳廣告興趣缺缺,對真實故事則另眼相看。
很多人往往覺得有必要用社群網站展現特定形象與「動態」:看看我的家庭有多美滿;看看我度假的照片拍得有多讚;看看我的另一半有多愛我;我升職了,快來恭喜我吧;快買我的產品吧。
經營能共享智慧的社群人脈不是要炫耀外在表象,而是要分享內在心事。我們要跟群眾有真實的連結,有共享的理念,才能在職場或生活上彼此依靠,齊心協力。如果我們看到別人發文說不知該買哪輛名車,大概不會留言回覆這個「雙B煩惱」;如果我們看到真心發問,例如:有人滿心煩惱是否該換工作,或者孤單寂寞想找人談天,這時我們看到對方真誠展現出脆弱的一面,心有戚戚焉,於是決定留言回覆。無論分享什麼,這都適用。我們都能憑直覺知道什麼是真話,什麼是假話。
展現脆弱面是一計有效招數,但需要勇氣。也許你想分享說你正在尋找人生或工作的意義與目標,卻有些猶豫,但我敢保證,只要是真心提問,只要是真誠想法,你獲得的群體智慧絕對非常值得。讀完本書後,放手一試吧。從小問題開始,慢慢循序漸進。當初我很怕離開微軟,很怕講說我夢想有一天要當TED的講者,也很怕動筆寫書,但每次我跟群眾分享恐懼與疑慮,結果都獲益良多。群眾最終會是你的靠山。
你必須跟群眾建立關係,讓他們關注你的生活與工作。這關乎先前提到的展現脆弱面。要建立關係就得真誠——你是個活生生的人,有艱辛、有掙扎,跟他們一模一樣。而要顯得真誠,主要是靠展現脆弱面。你要讓群眾關心你。
不過要怎麼達成這一切?那就是替群眾創造價值。
我剛開始在微軟擔任行銷經理時,對行銷簡直一無所知。我會寫程式,先前也都在寫程式,但只在高中熱音社參與過行銷工作。我們花漫長的兩個月時間製作海報並到處張貼,宣傳我們的大型表演,最後結果是:只有十個沒其他地方好去的人來參加。
幾乎30年後,各高中還是有熱音社,但沒有人再貼海報,就像沒有人再用轉盤式電話。現在的小孩生來會用電子產品,懂得在臉書開活動專頁,靠YouTube 影片吸引觀眾,在Instagram(照片與影片分享平台,也是知名社群網站)發照片宣傳表演,即時鎖定潛在觀眾,並加以追蹤。
30年過去,社群網站時代來臨,但有一件事始終不變,而這也是我首位主管口中所說我唯一需要知道的行銷概念:讓人記得。
那該怎麼做?他告訴我說,我必須替生意夥伴籌辦一個又一個活動,雙方一起投入。這意謂著無止無盡的研討會、聯合行銷活動、高爾夫球比賽、各種商談討論,還要不斷寄發手冊或廣告等行銷資料給對方。我藉此讓我們公司給人留下印象,而且想跟微軟合作的人都可以跟我們聯絡,獲得同等的投入與服務。這相當費時,但我的主管不是發神經,而是完全正確。
這個唯一重點不只適用於行銷,也適用於智慧共享。談到智慧共享,你要讓別人記得,就必須提供「價值」,時時讓他們看見你的自我與想法。無論行銷品牌或建立人脈,你都要保持大家對你的印象。17年前,臉書、推特與YouTube 尚未問世,想讓生意夥伴記得就得時常碰面、邀約用餐、舉辦活動、致電交談。然而當談到數位時代,談到智慧共享,做法略有不同。
你依然得跟對方時常連繫,卻是靠真正的對話,而不是靠宣傳活動或銷售話術。無論你是替公司、品牌或自己做行銷,不僅要建立人脈,還要積極經營。你必須誠實,也許稍微展露脆弱面。如果你想讓群眾花時間專注你,成為能共享智慧的社群人脈,你必須表現真正的自己,進而創造真正的價值。
價值是關鍵。藉由社群網路提供價值,意謂著你的分享內容能激勵別人、啟發別人、幫助別人,在職場或私下層面皆然。提供價值,就是讓別人大笑、思考或感動,從而建立起人脈,因此每當你想善用智慧共享,每當你想跟群眾互動往來,你必須捫心自問能提供何種價值。談到職涯發展,你的價值最重要,勝過精美名片,勝過在公車或購物手推車上刊登廣告,甚至勝過履歷表上的一字一句。無論你的專業是什麼,無論你的熱情在哪裡,只要能向別人提供價值,他們會追蹤並記得你,如果你想展開新職涯,想在舊領域有新突破,他們會給你工作。當你創造出價值,也就創造出密切互動的群眾。(本文摘錄自《智慧共享的社群人脈學》第一章)
書籍介紹
書名:智慧共享的社群人脈學
作者:李爾.羅瑞夫
出版社:三采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12月
李爾.羅瑞夫(Lior Zoref)
群眾智慧研究者、國際演講家與顧問,曾在微軟任職達14年,最後的職位為消費者暨線上服務行銷部副總監。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