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開會這種事就是省下分鐘、浪費小時。」(Meetings are where minutes aretaken and hours are wasted.)如果這種說法真有道理的話,那麼你八成也有過這種經驗,那就是開完會之後,深深覺得根本沒完成任何有建設性的事情。
早在25年多前,心理學家蓋洛.史崔塞(Garold Strasser)和威廉.泰特斯(William Titus)就發表了一份影響深遠的研究,內容是關於人們在決策團體中如何溝通。然而,儘管這些研究是四分之一世紀以前發表的,對許多人而言,研究結果和今日的社會依然息息相關。
他們發現在會議中,極大部份的時間都是花費在聽別人告訴彼此其他人已經知道的事。或許更令人頭痛的一點就是,其實參與會議的每個人都握有真正的新資訊,而且是只有他們自己知道的資訊,但卻經常沒有告訴團體中的其他人,他們實際握有的新資訊。
結果是:會議中所做出來的決策頂多就是還可以,糟一點的話可能很爛。
近期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些研究結果。舉個例子來說,在一項由小詹姆斯.拉森(James Larson Jr.)和同事所進行的研究中,他們給一群醫生看兩個特定醫療案例的錄影帶。那些醫生被分成幾個小組觀看錄影帶,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每一組所觀看的錄影帶是不同的;此外,有些醫生也得到了關於各個案例的個別資訊。結果是,所有的醫生都得到了關於兩位病患狀況的某些相關資訊,但沒有一位醫生得到所有的相關資訊。
在看完錄影帶後,那些醫生被要求和另外一組一起討論這兩個案例,然後雙方必須達成共識,並為兩個案例作出診斷和所需的治療。研究人員設計得很聰明,唯有所有醫生把他們所知的個別資訊告訴全部的人,才能做出最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決策。然而他們卻發現,資訊的分享和整合並沒有達到做出最正確診斷的程度,結果反而是,不甚理想的決策導致了不良的治療決策。簡言之,那不是個好結果。
所以該如何確保資訊能夠任意被分享並且有效地溝通呢?以下有四個方法,讓你能夠在會議中運用「以小成大」技巧,無論是在工作場合還是在家中。
1.請與會人士在開會之前提交資訊
第一個能夠帶來大影響的小改變就是:請與會人士在開會之前提交資訊。這聽起來或許平淡無奇,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做出這項小改變,可以讓提出的意見較不容易被其他人所影響。
如果會議的主旨是提出新構思的話,這種方法特別有效:事先提出意見經常能夠讓更多人的聲音被聽見,也因此有機會產生更多的構思。事實證明,類似的方法也可以被應用在訓練課程或家庭會議中。舉例來說,如果你需要與會的每位成員都提出意見,那麼與其請大家同時提交他們的構思和建議,不如讓人們花幾分鐘安靜地思考,然後把構思寫下來並提交到團體中,才是更有效率的做法。這麼做有助於確保團體中那些較安靜的成員,若有任何見解深刻的構思,都不會被那些較敢開口的成員所排擠。這種小改變絲毫不需花到一毛錢,只需要多挪出幾分鐘靜靜思考的時間即可。
2.會議主持人最後才開口
第二個可以帶來大影響的小改變就是:確保會議主持人是最後一個開口的。值得注意的是,會議主持人經常忽略了他們對與會人士所造成的影響力。如果一個主持人、經理或是家中長輩先提出一個構思,團體成員經常都會不知不覺地跟著照做,導致其他構思和深刻見解被漠視。而避免這種潛在無益影響力的方法之一,就是請會議主持人先詢問其他人的意見和看法,然後才公開表達自己的意見。
3.善加運用核對清單
第三種可能有用的方法就是:善加運用核對清單。現在的醫生例行確保自己避免做出不甚理想的決策,而做出正確行動方針的方法,就是使用簡單的核對清單。如阿圖爾.葛旺達(Atul Gawande)在他所撰寫的《清單革命》(The Checklist Manifesto)一書中所描述的,這些清單包含了一些顯而易見但「千萬錯不得」的項目。這個患者是對的嗎?我有他們的醫療紀錄嗎?他們是否對任何東西過敏?我知道他們的血型嗎?
就像飛行員在起飛之前必須檢查清單一樣,會議負責人若能考慮在會議前的清單上,列舉出哪些是必要事項,也是有很多好處的。比如:應該出席會議的人都邀請了嗎?各項專業代表是否達到平衡?是否會有人以正面的態度持反對意見?
4.改變會議座位安排
最後,近期一項由茱麗葉.朱(Juliet Zhu)和傑杰.亞果(J. J. Argo)所進行的研究指出,在會議座位安排方面做出微小的改變,對於人們選擇將注意力專注在何處也有影響。舉例來說,研究發現「圓形」的座位安排,一般來說能夠激起人們的歸屬感,以致他們也較能夠比較專注在團體的共同目標上,也更能被那些強調團體利益而非個人利益的訊息與提案所說服。
然而,當座位安排呈角形(例如L型)或正方形時,就會達到相反的效果。這類型的座位安排較能激起人們的獨特性,因此,他們對那些自我導向型,以及那種能讓他們提高個人主義的訊息和提案,較容易產生回應和偏好。
研究人員的結論是,如果會議的目標是在人群中創造出合作和協力的氣氛,圓形的座位安排是比較有益的。因此,如果會議主持人所面臨的難題是如何說服職員,期盼讓與會者願意配合方案與未來行動,那麼圓形座位的安排是比較適合的:尤其如果當中有某一位職員特別喜歡脫離主流的話,這樣的安排便格外重要。
然而,如果團隊領導人的目標是要職員專注在他們個別的職責上,那麼角形的座位安排,例如方形或長方形,可能會是較佳的選擇。
當然在你所安排的某些會議中,需求可能包括合作與個人化的工作方式,那麼你更需要在會議當中更動座位安排。舉例來說,一位會議主持人知道在會議開始時需要的是合作和團隊工作,就應該在該時段安排人們圍坐成圓形,然後當會議主題轉變成需要個別性的專注力時,再必要性地做個小改變,把座位安排改成角形。
會議規劃者還可以採納的另一個小改變,就是安排人們坐在特定座位,而非讓人們任選座位(請記得,物以類聚是不變的真理)。任何一個婚禮顧問都會告訴你,當人們在席次卡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時,都會變得非常順從聽話。(本文摘錄自《以小成大》第21章)
書籍介紹
作者:諾亞.葛斯坦
出版社:高寶書版
出版日期:2016年1月
諾亞.葛斯坦(Noah J. Goldstein)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商學院管理和組織、心理學,以及醫學的副教授。他曾任職於芝加哥布斯商學院,在教學和研究兩方面獲頒優異表現獎。他在說服力和影響力方面的研究和寫作,曾出版於許多頂尖的商務期刊中,也曾刊登於《哈佛商業評論》2009年突破性概念名單上,並且定期發表於著名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以及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等。
除了發表演說及為學術單位提供諮詢服務外,葛斯坦博士也曾服務於兩家財富全球五百強企業的科學顧問董事會。目前定居加州聖塔莫尼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