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洪雪珍:避免習慣性失業

yes123求職網資深副總經理/洪雪珍
2017-10-25
洪雪珍:避免習慣性失業
圖片來源 : MichaelGaida
在年輕的歲月,每次失業像得了一次小感冒,三五天痊癒,病後抵抗力增加;中年以後,每次失業像得了一場大病,一病就是三五個月,病後免疫力大降,整個人元氣大傷,體力大不如前。足見年紀愈大,愈禁不起失業,無奈的是卻也最常失業。 

八成父親害怕失業

過去,中年「失業」指的是50歲以後,40多歲稱作中年「轉業」,還有機會回到職場。可是,2014年澳洲雪梨科技大學一項調查指出, 45歲以後失業,重返職場難如登天,所謂的中年失業問題已經提早至45歲。
過去,中年失業的待業期大約數月,現在超過半年九個月的例子所在多有,待業期拉長,重新就業困難,歐盟超過一年失業的人口占失業人口的半數,長期失業變成常態。
既然重新就業變得困難,何不反過來想,怎麼讓自己減少失業,減少免疫力下降的機會?這是這個不景氣時代要深思的問題。
曾有一家人力銀行做調查,發現竟高達八成的爸爸擔心失業,可見得失業變得愈來愈容易。太多原因都可以造成失業,而這些原因又是如此普通而常見,比如: 
一個新科技的發明,造成另一個舊科技的崩落,產業生態翻轉,甚至消失;
產業聚落外移,工廠隨之搬至國外,老闆說如果不跟著派駐,便沒有工作機會;
一個產品上市後,市場反應不靈,公司經營困難,關門大吉;
老闆因本業辛苦,做轉投資,槓桿操作,結果失利拖垮本業,不得已裁員資遣…
原因不一而足,卻都不是員工可以預料與防備的,災難當頭掉下,毫無預警,被迫非志願性離職的例子天天上演,有的人甚至一年可以碰到三次,這樣倒楣透頂的人只會更多不會更少。 

避免習慣性失業

在這個經濟大停擺的時代,GDP連成長1%都是奇蹟神話,必須充份體認到,失業幾乎要變成家常便飯。既然別人加諸在自己身上的災難是防不勝防,就不要再自己製造失業問題了。趁著年輕時,請這麼安排職涯發展: 
1.儘量搶進大企業
小公司說倒就倒,不留緩衝,讓人連應變的時間都沒有,可是死去的駱駝比馬大,大企業會預告,會開協調會,會給資遣費,甚至還會花錢請職涯顧問為你做諮商。但是重點不在這些,而是在於大企業比較不會倒,因為銀行不會讓它倒。 
進大企業之後,再轉進小公司還有機會;相反的;到小公司之後,要轉進大企業不易。所以進大企業,未來轉職的工作機會多,職涯路長,也是無形的保障。
2.勿動不動就離職 
換工作的理由,不應該是因為這個工作不佳,應該是因為下個工作更優,也就表示已經找好下個好工作,因此不致發生失業。改變換工作的原因,不要衝動離職,不要帶來失業問題,即可避免失業後遺症。
年輕時,因為不爽主管的管理風格、公司的制度不明,或同事的難以相處,憤然離職,轉身還算容易。可是,履歷上列的工作經歷都是短短數月或是一年半載,都是嚴重瑕疵,隨著年歲漸長,變成不良紀錄,會讓人無法信賴並錄用。
3.盤點自己的價值
很少人會認真去想,公司錄用自己的原因、公司給自己這個薪水的原因,以及公司沒有資遣自己的原因等,這些原因都至關重要,藉以明白自己的「可利用價值」有那些,掌握自己在就業市場的「關鍵因素」,也是一種資產盤點。當這些關鍵因素在消失中,就會產生危機意識,而不是糊里糊塗一天過一天,直到裁員時候才清醒過來。 
4.有脫離組織的能力
假設有一天公司裁員,自己赫然在列,一定會發慌,那麼何不提早認真面對這個問題?想想看,脫離組織後,馬上找到工作的時間有多長,如果一年半載找不到新工作,有辦法成為自由人,養活自己和家庭嗎?倘使沒有這個能力,請趁早培養!
兼職是一個好辦法,讓自己在主業之外,還有一席之地,分散風險,不致將雞蛋全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當主業有狀況時,慌亂將大為降低。
一般人都以為,中壯年是社會的中堅力量,可是就業統計卻顯示他們其實是脆弱的一群。2014年台灣55至59歲的勞動參與率是49.4%,比美國的76.8%低,相較於文化相近的南韓87.4%、日本93.2%也低很多。想要避免中年失業嗎?趁年輕時要做好準備,打好基礎,才能減少中年失業的頻率與衝擊。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
yes123求職網授權轉載,粉絲團為「yes123求職網」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