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時常告訴員工「應該把自己當成顧客的僕人」。這句話除了顯示應對顧客的態度,也徹底呈現顧客至上主義。無論就研究、製造、銷售各個局面,京瓷都採行重視顧客需求的經營方式。我們只是剛創立的新企業,除此之外,別無其他生存之道。
尤其是接待客戶時的姿態,我告訴員工面對客戶要甘於身處僕人的地位。「甘於」是指沒有討厭的心情,用自發的歡喜心,自願當客戶的僕人。如果無法勝任客戶的僕人職務,就算擁有再偉大的銷售戰略,也只是畫餅充飢而已。
就算成功也只有一次就結束,成功很難持續不斷。原因就在於:對客戶徹底奉獻的精神,也是一項經營上的大原則。
雖然對客戶要徹底地服務,但還是有限度。例如關於價格,就算你想定價便宜,也不能只求銷售就亂賣。品質也一樣,無法追求絕對完美的水準。交期上也要考慮到材料調度、製造、物流所需的時間,也不可能做到馬上交貨。
但是面對客戶的態度,和給客戶的服務應該沒有限度。因此我才說要像僕人一樣,對客戶徹底服務。
以未來進行式從事開發
就算拜訪客戶洽談生意,不用說也知道,商品無法符合客戶需求,生意也談不成。但是整備好客戶需要商品的生產線,同時具有開發商品技術的能力,也不是常態。尤其是對剛建立、規模不大的企業而言,能具備充分商品開發能力的應該很稀少吧!
問題是,也有客戶對著你說:「如果你能開發出這種製品我就買。」而他要求的技術往往遠超過業界或自家企業的技術能力。但是當你聽到客戶提出這種需求時,就算這種產品尚未出現在公司的產品群裡,或公司的技術力還不夠,也一定要先回答「我可以做」,最重要的是把訂單接下來。首先,接下訂單。然後才開始考慮「如何開發?」、「如何在短期間內交貨?」等問題。為了不帶給下單的客戶困擾,接下來就是拚命開發新產品。所謂的創新企業尤其需要具備這種姿態。
無論對企業或個人,使用未來進行式考慮能力十分重要。最好是設定超乎自己能力之上的目標,最初設定的是現時點根本不可能達成的超高目標,但是下定決心在未來某個時間點達成。然後開始構思提升自己的能力去趕上那個超高的目標。
如果用現在有的能耐去判斷自己是否能做,根本不可能勝任任何新業務。除非決心設法達成,否則根本不知道能否達成這個創造性的業務。
如果無法像這樣,以未來進行式處理自己的能力,創新企業或中小企業的新業務便無法成立。如果不能消化客戶需求、衡量自己公司的技術潛力、當下立刻對客戶說出「這種式樣在這個交期必定可以交貨」,對還沒有什麼知名度的創新企業而言,就很難得到交易機會。
好到幾近完美的新製品
就品質而言,如果不能整頓出提供比競爭對手更優異的產品、安定出貨給客戶的作業系統,公司的業務也無法順利發展。
從創業時代開始,我就一再提醒員工,有關產品的品質必須是「好到幾近完美的製品」才行。意思是,必須能製造出手上拿著全新真鈔那種觸感的優異製品。除非是那樣的製品,否則我不認為可以讓客戶達到真正滿意。
從前,某個研究者不知歷經幾個月的辛苦努力,終於拿著完成製品的樣品前來向我報告。但是才看一眼樣品我就立刻脫口說出「顏色不對」。
「我期待的是水準更高的東西,不是功能差強人意就行。整體而言顏色不對,這樣的東西是不行的。」
話雖如此,他應該已經絞盡腦汁、非常努力地工作了吧。無法控制情緒的情況下,他提出反駁說:「雖然顏色不一樣,但已經滿足功能要求了啊!」
自己花了幾個月從事研究才完成的東西竟然如此快速地被否定,他感到憤怒也是理所當然的吧。即使如此,我還是以「我『預想』的東西,並非這種顏色的陶瓷製品」命令他重做。然後,在與我腦海中「預想」的一模一樣的樣品出來之前,我讓他重做了好幾次。
那時我說:「產品開發者必須能做出好到幾近完美的製品才行。要好到幾近完美、非常優異,應該完美到似乎是用手去碰就會被割傷的製品才對。」
這裡提到的「讓手一碰就割傷」指的是,不只擁有優異的功能,顏色與形狀也要好到沒得挑剔的意思。此外,也具有必須交出比客戶要求的品質水準還高的製品之意。我經常說:「就算過度高規格也無妨,產品開發者首先應具有的態度就是不惜努力,製作出幾近完美的東西。」
首先是不去考慮成本,只有一個也好,先做出最高品質的製品。然後再考慮成本,並探討如何達到量產的方法。我認為應該用這種方法開發產品。
從製品可以看出製作者的心。思維粗糙的人做出來的東西就顯得粗糙,細膩的人做出來的東西就是細緻。但是,先粗糙地製作出成品,再從成品當中篩選良品的實例不是很多嗎?我的想法是,必須要做到以完美的作業工程為基礎,工作細緻到「傾聽製品對著你說話的聲音」,且非得在這種集中細緻作業流程中製作出「讓手一碰就割傷的製品」才行。
決定價格就是經營
我認為控制經營生死的就是「決定價格」。
面對如何制定產品價格,有很多種思考方式。降低價格、薄利多銷?還是提高價位、而使銷售量少但利潤較高?這種價格的設定不分階段,並且有各種方式。可以說,如何決定價格,正好反映出經營者的思想。
決定某項產品的價格時,最困難的是預測能夠銷售的數量,以及可以創造出多少利潤。萬一價格定得太高,產品會賣不出去;如果定得太低,就無法產生利潤。無論如何,只要價格定錯了,公司經營就會蒙受很大的損失。
對自己的產品有正確認知的情況下,把一個產品的利潤與銷售數量相乘的積數擴到極大值,並求取一個點,然後用這個點設定價格。這個點必須是讓客戶看了也會喜歡才行。
就製造廠商而言,有必要像這樣,透過深思熟慮所決定的價格,產生最大的利益。過程中應該先放下材料費、人事費、各種經費等固定概念及常識。在決定價格時,應該同時決定式樣與品質,在符合所有的條件下,用最低的成本製造產品,這樣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
贏得客戶的尊敬
古有明訓,商業的終極意義就是取得客戶的信賴。漢字「儲」(譯註:意思為賺錢、蓄積財務)這個字是由「信」字加上「者」字構成,意思是相信者。
隨著相信自己的人增多,利益自然提升,這是自古以來的明訓。這句話完全正確,不過我認為在此之上,還有別的條件。
當然,信用是商業的基本條件。商業界總是先強調,只有取得客戶的信任,業績才會往上提升。但是,我認為在信用之上,更需要求「德」。
備齊好品質的產品、夠實惠的價格、準確的交期這些數據化的要素,盡力做好對客人的服務,的確可以獲得客戶的信任。不過我認為,我們還可以由客戶身上得到更高的尊敬。
如果能獲得客戶的尊敬,那麼當面臨與競爭對手比較品質或者價格高低時,就可以超越這些問題。例如,客戶會以「不管怎樣就是想買那家公司的產品」的理由,優先採購我們的製品。相反的,無論價格多低廉,「那家公司的產品我不想買」的情況也會發生。
我想,能夠做到讓客戶尊敬,甚至與客戶之間建立堅固的關係,這才是真的生意吧!要做到這樣,無論經營者或從業人員都應該具備值得尊敬的崇高人格。企業是一面能反射出由經營者到全體員工姿態的鏡子。正因為如此,特別是經營者,更應該持續不斷地努力提升自己才行。(本文摘錄自《
從零開始挑戰》第一章,天下雜誌出版)
書籍介紹
作者:稻盛和夫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
稻盛和夫
1932年出於日本鹿兒島縣,畢業於鹿兒島大學工學系。1959年設立京都陶瓷株式會社(京瓷),歷經總經理、董事長,1997年轉任名譽董事長。1984年創辦第二電電(KDDI)就任董事長,2001年轉任最高顧問。2010年就任日本航空董事長,歷經執行長一職,2015年擔任名譽顧問。
著作包括《稻盛和夫的哲學》、《京瓷哲學》、《高收益企業》、《人生的王道》、《稻盛和夫工作法》、《成功與失敗的法則》、《稻盛和夫的7個激勵法》、《成功的要義》(以上皆為天下雜誌出版)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