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搶先看》拋開「過度在意他人評價」,拿回人際關係自主權
周慕姿
2018-02-10
當你覺察、接納自己的情緒之後, 你的內心知道了你想要被對待的方式、以及你願不願意回應對方的需求。當你知道自己的「想要與否」之後,你便能夠開始擬定策略,決定如何回應對方、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
請注意:當你決定要採取什麼回應方式時,前提是:你的決定,是因為你「想要」,而不是因為你「害怕」而被迫選擇。
是「想要」還是「害怕」?
因此,當你決定如何回應之前,請你先問問你自己:「我做這個決定,是因為我『害怕』,還是因為我『想要』? 」
以「害怕」作為驅使你做出某些行為的基礎時,你會覺得無力、沮喪,即使這個決定暫時可以安撫你的不安全感與焦慮,你卻會對做出這樣決定的自己,覺得失望、無奈,也會感覺自己沒辦法掌握自己的人生。
但如果,這個決定是出自於你的「想要」,於是你做了這個決定,這代表此決定是你「有意識的選擇」,而非「下意識的行為」,即使你做的決定,結果可能與你「下意識的行為」相同,但你對自己的感覺是完全不同的。
你會感覺自己是有力的、能為自己做決定的,你能夠掌控自己人生的走向。
而當你發現:「原來我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時,你將會對自己感覺越來越良好,越來越有自信,也越來越能感覺到平靜與快樂。
「有意識的選擇」和「下意識的行為」的不同?
舉個例子說明,「有意識的選擇」與「下意識的行為」有什麼不同:小文的婆婆是一個掌控欲很強的人,對於小文有諸多要求。而小文很害怕會大聲嚷嚷、批評自己的婆婆,婆婆也時常對小文有意無意地說:「孝順的媳婦就是要聽婆婆的話,我是在教妳⋯⋯」於是在面對婆婆的要求時,溫順的小文總是委屈地答應。因此小文在與婆婆互動的過程中,總覺得自己很無力、是被掌控的,因此越來越覺得對方會帶來壓力,也時常在與對方互動的過程中,感覺自己很糟糕。
這時候,小文對婆婆要求的回應,是屬於「下意識的行為」:因為害怕婆婆的情緒、評價,因而下意識地做出順從的反應,以減輕自己內心的焦慮。
但如果小文決定重新奪回自己人生的掌控權,不再被對方的評價左右,她決定要做出有意識的選擇,她可以:一方面,對於婆婆有時與自己想法不同的價值觀與要求,如果是小文做不到的,她可以嘗試表達自己的感受,並且情緒平靜地拒絕或不回應。
但另一方面,如果現在的小文,覺得婆婆的要求是自己做得到的,而由於婆婆有時候對自己不錯,因此自己也可以有限度地答應。雖然結果仍然是「答應」,但這是經過小文判斷、思考的結果,而非完全由「害怕」驅使,這就叫做「有意識的抉擇」。
又或者,小文了解現在的自己,還沒有足夠的勇氣向婆婆直接說「不」,但她決定拉開與婆婆的距離,不再如此以婆婆的情緒、評價為生活準則,「鈍化」 自己對於婆婆情緒與評價言語的敏感度, 用「 冷處理」 或「 有限度的答應」作為目前面對婆婆要求的「過渡期行為」,這也是屬於「有意識的抉擇」:「我知道我要什麼,我知道我現在能做到什麼,然後,我試著做到與過去不一樣的行為。」
因此,「有意識的抉擇」,並非只有拒絕或不回應。當你的生活開始執行「有意識的抉擇」時,你會慢慢地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你對自己的「感受力」會慢慢變得敏銳;以及,你會感覺到,你能夠尊重自己的感受、做你想要的決定,拿回你生活的掌控權。(本文摘錄自《
關係黑洞》第三章,商周出版)
書籍介紹
作者:周慕姿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8年1月
周慕姿
諮商心理師/心曦心理諮商所負責人,2017誠品暢銷榜冠軍、金石堂「十大影響力好書」《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作者。「失戀花園/失落花園」駐站心理團隊。另外,也是歌德金屬樂團「Crescent Lament 恆月三途」的主唱。
畢業於政大新聞系、政大廣電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所。曾任中崙諮商中心心理師、微煦心靈診所兼任心理師、宇聯心理治療所企業心理師等,並擁有阿德勒鼓勵諮詢師講師資格。
延伸閱讀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