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想要克服資訊焦慮? 你其實可以這麼做

張國洋JOECHANG
2018-02-08
想要克服資訊焦慮? 你其實可以這麼做
圖片來源 : kaboompics
前兩日跟一個朋友聊天。他提到這一年訂閱了很多東西,有理財雜誌、有付費文章語音以及直播。然後他又說:「一下子訂了太多東西,我最後其實根本都沒時間看。每天看到有新的內容推送,搞得自己好焦慮;可是退掉不訂,又覺得別人一直在進步,這麼多新知自己不知道,怕很快就追不上別人了。」
我就笑他,這跟我聖誕節時在Steam買遊戲是一樣的狀況嘛。沒有衡量自己的時間,只是覺得「現在有75%的優惠耶,這些我如果能有一定很棒」,於是就在大特價時買了一堆存在那邊。也不怕大家笑,我自己的Steam帳號目前已經有146套遊戲,但實際有玩到全破的或許不超過20款,甚至可能有超過1/3,根本連安裝都沒安裝過…

內容過剩的時代,如何吸收消化?

雖然我很少因為擁有這麼多遊戲還沒玩而焦慮,但我有很多書,量多到根本看不完,如下面兩張照片…
每天總有看不完的網站,Pocket存的東西很多根本是2012年的,至今都沒打開過。去年訂的雜誌,我也只看了不到1/4。
我相信大家都會同意,現在真是個「內容過剩」的時代。
而既然內容過剩,每個人手邊就一定有一堆「內容存糧」。而且幾乎不可避免的,存糧增加的速度通常都遠遠快於消耗的速度。所以你會發現,周圍很多人其實有「資訊焦慮症」──反應出來的症狀就是「過度收集」或是「不斷追著新東西跑」。
但我要先強調的:資訊焦慮其實沒辦法靠收集或是追趕來消弭。因為這時代的新東西多到不可思議,我們最終不可能什麼都學會。尤其當你缺乏基礎能力時,每個新議題對你而言都複雜到如同天書一般。也因此,學習不同議題的成本其實並不相同──有些議題事半功倍,但也有些議題事倍功半。若你完全不先釐清自己的狀況,或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只會越追越恐懼,也只會越追越累。
所以對於資訊焦慮症這個症頭,我倒有幾個個人的建議。
首先,我覺得你要能分辨自己在什麼樣的階段,並讓自己到達下面我所謂「第三階:面狀知識的階段」。在此階段之前,追逐「碎片化」的情報,很可能都只是在浪費時間。
但所謂階段,具體是指甚麼呢?

學習第一階:點狀知識時期

大部分的人在年輕時,或是缺乏系統化訓練時,知識往往是獨立存在,如同點一般的分散狀況。
這在學校就讀時最明顯,我們背了很多專有名詞、背下各類公式,但這些知識感覺離我們很遙遠。你可能軟體課學了If..Then..Else,考試可能也拿了高分;可是碰到在真實生活中用Excel做一個數據分析時,或許完全沒想過同樣的概念可以拿來幫你設公式來分析。這時候,你心中存在著一些專有名詞,在社交談話時拿出來秀一下或許很炫,寫文章時露一手感覺也很厲害,但知識本身還是個別獨立的存在。在人生真正需要這些知識的時候,其實沒有辦法提取來應用。
但也剛好在這時候,大部分的人會對碎片化學習最著迷。因為感覺這是條捷徑 — 每天花個幾分鐘,讀篇文章、聽段語音,就能自然學會一個新知識。
但可惜的地方在於,當你還不具備讓知識歸納與整理的能力,這時候吸收越多點狀的知識,其實只是讓自己越發混亂,甚至還常常會發現,同樣的概念為何A講的跟B講的不同。然後會很慌亂的想知道,到底「標準答案」是甚麼?只是很多知識根本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講的甚至可能都對,只是他們的「假設」跟「背景情境」不同,才會做出不一樣的結論。但你缺乏知識基礎時,亂學越多,會越茫然。所以缺乏基本知識連結的人,其實並不該碎片化學習。太早進行碎片化學習,往往只會變成知識的遊牧民族──看到這個就追一下,過兩天看到新的覺得有道理又追一下但你若沒有底蘊,永遠都會追逐新東西。這階段的人,其實最需要的是系統化、結構化的學習方式。

學習第二階:線狀知識時期

但甚麼是系統化、結構化的學習方式?我的認知是書籍、是課程,或是有人手把手的指導。因為當你缺乏「世界觀」之前,你的學習核心目的其實不是得到結論,而是要去理解別人獲取結論的「思考過程」— 很多知識的結論,其實取決於「情境的判斷」,或是仰賴與其他「知識的串接」。
對於學習「情境的判斷」,我最建議的學習方式是看書。雖然書裡的知識未必都是最新的東西,但書籍的好處,在於展現一個作者對某個主題完整的論述,其中包含了他的推導、思考、論證的過程,以及達成結論的原因。花些時間看個數百頁的書,等於跟著這個作者,從頭到尾理解了他的「論證」,理解他想解決甚麼問題,知道這問題用別的方式為何不可行,他做了甚麼研究或是思考、中間試誤的經驗、最後怎麼得到結論的過程等等。唯有知道這來龍去脈,甚至看過很多類似情境的來龍去脈,才會具備歸納以及調整的能力。更重要的,你得開始去思考、去試著把這些知識跟你的生活體驗結合在一起。換言之,你也得同步拓展你生活的豐富度。如此,若能對於「情境」理解越多,在知識的應用上才會越貼近真實。(情境:交往越多,你會越懂異性,當日後面對異性的反應時,你會有更多的經驗參照,就越能不失態)
至於對於與其他「知識的串接」,我會建議嘗試「跨領域」的讀書。原因在於:你會發現別的領域的某個問題,可能跟自己過去遭遇的問題很類似。而解法是你過去未知、或是從未想過的。當你在這種學習中獲得「啊哈」的感動時,就算成功地串接了不同領域的知識。這步驟很重要,因為你的知識不能單單只是專有名詞,或是獨立存在的片段,而是終於開始對「你」有了新的意義。

學習第三階:面狀知識時期

而當你開始有一些知識的連結後,下一個我覺得值得訓練自己的步驟,也還不是去囫圇吞棗地吸收更多,而是要嘗試把自己這些團塊的知識,連結成一個具體的世界觀。換言之,你該建立屬於自己的思考脈絡。你如果認識不同領域的大師,會發現他們底層的知識其實都很類似。武俠小說講「一藝通百藝通」,也是類似的概念。
但這要怎麼訓練?要把一個新知識內化到自己的知識結構中,我覺得最值得做的就是兩件事:嘗試把這寫成文章;或是嘗試去教別人。因為文章是一個平面的結構,唯有真正掌握對某個事物的理解,才有辦法把複雜的狀況簡化,甚至能用對比、用形容、用舉例的方式說明而所謂對比、形容、舉例,其實就是把這個知識跟別的事情連結的證明。若能解釋得讓別人聽懂,就證明了對這事物已全盤通透。我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如何訓練自己的邏輯思考力對此有更完整的說明,建議你去看看。
對只有點狀知識的人,碎片化學習只會更混亂;只有線狀知識的人,碎片化學習會有些許幫助,但思考與內化組織更重要──先把自己的世界觀與思考模式建立起來,而非更多的片段。唯有具備面的知識結構,碎片化學習才會加分。

學習第四階:轉化知識時期

當你具備自己的思考脈絡後,日後別人講到的任何一個新概念,如圖上的黃色,你就會思考怎麼跟既有的架構去連結。一旦能把這新知跟既有的價值觀或知識認知連結起來,這個新知就會迅速內化成為心裡的一個新節點。理解成因、理解關聯,並會自己根據狀況舉一反三做出新結論。
有些人覺得我或Bryan的學習能力很強。這不是因為我們聰明,而是因為我們已經有自己的世界觀。我們學到的東西,大多在心中已經有各自的歸屬。當聽到新知識時,我們立刻跟既有的思考脈絡去對比,去思考:這樣的論點合理嗎?怎麼樣的情境適用,怎麼樣的情境不適用?更重要的,這對我日後有用嗎?有,就以此填充某個節點;如果沒有,那它是否可以是一個獨立存在的新知?甚至覺得這根本是內容農場的胡言亂語時,也能坦然地忘掉它。這時候碎片化的學習,才真的對你有所幫助,並壯大你的思考結構。
簡單地講:你不再只是吸收別人的結論,而是有能力自己體察別人觀點的緣由,並以此融入或修正自己的內在。唯有這樣的體察,才叫「知識內化」;日後也才能用得出來,這樣的知識也才有自己的靈魂。
最後,我覺得如果你年輕,其實不用因為每天接收到大量的資訊而感受焦慮。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與其過早囫圇吞棗地看了一堆別人的結論,不如靜下心建構自己的世界觀與思考脈絡。 因為所有知識都有適用情境的問題,也唯有你先了解緣由、時機、脈絡、以及對自己所處環境的清楚認知,才有辦法去判斷任何新知該怎麼調整後為己所用。也唯有這樣,你才會成為真正有智慧的人。
延伸閱讀:
也可以聽我們的這場廣播節目,是我與Bryan談論怎麼讀書、學習、與思考。
http://www.uni967.com/newweb/index.php?menu=2&page=2_5&p=1&ID=14687&search=%E9%80%B1%E5%9B%9B%E5%A4%A7%E4%BA%BA%E5%AD%B8
(手機用戶請裝環宇廣播的App,然後搜尋2017/06/01 週四大人學的節目)
御姊愛這篇也很值得一讀。
如何讓「說書人」幫你,而不是害你?
 
 
原文出處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