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管顧業沒概念?來看看顧問公司的職階發展
相當熟悉管顧業的Jimmy,也詳細說明顧問公司的職階發展,讓在場對顧問一職有興趣的朋友更有概念。他表示,若不是美國MBA畢業的人,進入顧問公司通常是associate,經過2至2.5年後會成為senior associate,很多人選擇在這段時間申請MBA;念完兩年MBA後加入顧問公司,職階則是consultant,再經過2至2.5年的磨練,則會升成project leader,再過兩年多的經歷會成為principal,要達到最高層級的partner,則還需要4、5年時間。
其實從Jimmy說的管顧職階進展來看,不難看出大約每兩年升職一次的固定脈絡,但是每個職階負責的事卻不太相同,他說:「簡單來說,可以把associate跟consultant看成同一層級,因為他們都還不用帶專案,所以主要工作是蒐集與分析市場競爭生態、瞭解競爭者及優劣勢。蒐集各產業資訊的方式都不同,有些成熟的產業,可以從報告就看出來,有些像是新興互聯網的議題,則需要發揮想像力。」
Jimmy接著說,project leader就像是企業的PM,整個專案從頭到尾的進度及人員配置,都是由project leader處理,客戶端有時也會派一個PM,雙方互相配合管理。至於Jimmy現在所擔任的principal,角色有點像資深project manager,工作內容更著重於與客戶建立深層關係、開發不同產業客戶等事。(同場加映:
數位轉型已經發生!BCG合夥人、台北辦公室負責人JT:如何動員組織才是決勝點)
顧問公司與企業內部顧問的不同
每次提到管顧業,我就會想到學生之前參加
Wharton團體面試,如果遇到顧問背景出身的申請者,都會又緊張又佩服;因為顧問受過多工的訓練,能讓他們一邊在白板上寫字,一邊記憶每個人提出的觀點,並提出有建設性的回饋,他們總可以帶領團隊在時限內得到結論,並成為團體面試中最出色的人。(延伸閱讀:
MBA團體面試考驗臨場反應能力,你可以用這兩招輕鬆面對)
Jimmy說,即使學歷背景一樣的學生,進了企業或管顧業,能力在2、3年內就會看到分歧,「可是這跟每份工作的要求及鍛鍊方式不同有關,如果對商業有興趣,我建議學生累積一些professional service的經驗,再進入商學院也不錯。」
很多學生在還沒進入MBA之前,都非常嚮往進入管顧業,但是當人生出現不同目標,像是有家庭、孩子之後,可能不太能應付常出差、長工時的工作,因而傾向轉入企業擔任內部顧問。
同樣擁有企業經驗的Jimmy表示,顧問公司的顧問,常是以專案作為工作基準,可能每3個月就換一個產業的案子,但是在企業工作,要時時想著產品/服務,每個月都要有新想法能驚艷客戶,「企業的策略部門,工作內容跟顧問比較像,可是大中華區有策略部門的企業比較少,所以很多顧問進入企業後,會做企業規劃或到商務開發(Business Development)部門,這種需要瞭解市場、客戶痛點的部門,相對比較要求通才。」
企業數位轉型,不是只推出APP這麼簡單
Jimmy表示,BCG用「顧客旅程」(Customer Journey)這套方法協助客戶找到用戶痛點,「像是電信商,顧客旅程可能有20至30個流程,不過這中間一定有痛點,我們要思考如何用數位化方式解決,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他認為每個產業面對的客戶不同,顧客旅程也會不一樣,而企業通常沒有培育足夠的人才能做到,這就是顧問大展身手的時候。(推薦閱讀:
波士頓顧問公司合夥人- 徐瑞廷 JT Hsu : 產業快速變動的時代,你怎麼做準備?)
Jimmy舉過去任職於HTC的例子,當時公司想發展電商,花了很多預算在網站等地方下廣告,「花了錢打的廣告,都有觸及到目標族群,銷售量卻沒有增加,我們花了3、4個月仔細研究整個流程,才發現原因。企業通常有很多專業人才,但是遇到問題只會頭痛醫頭,很少有能分析顧客旅程的人,所以才需要外部團隊的支援。」
Jimmy最後提到今年BCG將由他領軍,前往美國MBA招募人才,對於申請MBA,他認為每個申請者都是很不錯的半成品,只是需要頂尖商學院的加持才能變成一個成品,「你有遠大的夢想,學校不一定能幫你,所以除了展現自我優勢之外,你還要把學校能幫你什麼寫進essay裡,並運用在校所學,往更高的地方前進!」
這場Mingle Event真是過癮,除了聽到Jimmy分享的管顧業觀點之外,也跟好多Chicago Booth的校友們敘舊,希望參加的朋友也跟我一樣收穫滿滿,期待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