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看書、閱書與讀書,淺談消化一本書的三種方式

劉奕酉
2018-12-23
看書、閱書與讀書,淺談消化一本書的三種方式
圖片來源 : pixabay

話說今天在臉書上分享了二本新書《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與《五星級溝通術,你的成功巨浪》一本講理性表達,一本談感性溝通。這兩本都是不錯的書,可能成為經典,至少對我而言是如此。

這本《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作者高杉尚孝出版十餘本麥肯錫相關的書籍,相信很多人在初學習邏輯思考時都曾看過《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這本經典書籍。當然他還出了問題分析與解決、簡報格式與說服、情緒處理與菁英養成、談判策略與交涉等系列書籍。

而這本《麥肯錫寫作技術與邏輯思考》,就是集大成。

 

如果你沒有看過其他麥肯錫相關的書籍,想要速成,那麼我不建議你直接看這本,因為可能不容易理解「為什麼」要這樣做,只有「如何做」和「做什麼」,這對於學習者來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而《五星級溝通術,你的成功巨浪》是之前在Amazon上評價極高的一本書,現在終於有了繁中版,對許多讀者來說是件好事,作者Carmine Gallo之前出過跟TED學表達、說故事的系列書籍。在這本書中,他剖析了各領域的佼佼者是如何面對群眾訴說其理念與願景,像是巴菲特、賈伯斯、Google、Nike、Airbnb等。

 

就如同《見識》ㄧ書中提到的「向大師學習」一樣,我們可能無法複製這些成功者的模式,但成功者的底層思維可以;藉由學習、模仿這些底層思維,並運用到生活與工作上,再透過刻意練習,就能成就你個人專屬的思維模式與體現技巧。

 

有臉友私訊我,問說:

 

「剛剛分享的這兩本書你都看完了嗎?太強了吧~」

我回說「沒有。事實上我只花了不到三十分鐘將書掃過一遍就買了。」

看書、閱書與讀書

我個人的習慣,分為看書、閱書和讀書。

 

看書,沒有特別的目的。像是期刊雜誌或是建築、攝影、料理等平常比較少涉獵,跟我的專業領域沒有直接相關的書。就只是看、不求吸收,看多了就會有「感」,偶然看到一些點,還可以運用到已知的知識體系中。

 

閱書,是為了補充或推翻現有的觀點。像是簡報、邏輯、管理、表達之類的書籍,本來就是我的專業,在技巧上少有看到不知道的,所以是為了吸取他人的觀點,如何去詮釋同樣一件事?如何運用在不同的領域上?如何新瓶裝舊酒?這麼做是為了深化自己的的觀點,廣化更多可能的選項。這類的書,我都先看前言、結語和大綱,大該就知道值不值得進一步閱讀,一本書大概三十分鐘就可以看完。

 

讀書,就是針對全新的領域。像是現在我在研究「敏捷」與「系統思考」主題的領域,就會先收集所有相關的書單,先從概論全貌的讀起,大概有些模糊、粗略的概念後;再去讀有完整脈絡的書籍,通常這類書籍都很硬,就像以前學校裡的教科書,為了打底、建立底層的思維脈絡,時間是省不了的。通常會花四到六個月,讀至少十本以上的書籍,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看的是書籍的脈絡?作者的觀點?

閱書,我看的是作者的觀點;讀書,我看的是書籍的脈絡。像是我先前推薦的那兩本書,對我而言就是閱書。

 

當你建立起一張屬於自己的學習藍圖,你就會知道該看哪一本書?如何去看這一本書?而這一本書相對於你的知識系統又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是一種投資行為、還是一種投機行為,端視你的選擇。

 

對你來說,書又代表著什麼呢?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