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工作崗位所需的能力都不盡相同,搞清楚每個人的長處,再弄清楚每個位置所需的能力,才能發揮每個人及每個位置的最大價值。
「E04!叫你去幹活,活沒幹完就給恁爸去放風,很罩是不是?」
這一段粗魯又兇悍的喝斥,是一位工頭老闆,對一些不到二十歲小弟的員工訓話內容,對我這個平常不太出口成髒、用大吼來溝通的人來說,在旁邊聽起來其實還真有點不習慣。
但工頭老闆卻說:「這些到工地打工的年輕人,愛講義氣不愛講和氣,喜歡用髒話問候彼此,還一個比一個痞,你不兇一點用髒話溝通,還真不一定叫得動,習慣就好。」
似乎有些道理,原來我們過去所熟知的那些管理及激勵理論,在這裡不一定管用。
工頭老闆又反問我:「你們做顧問的,能寫出那麼多管理學、行銷學及商業個案,如果找你坐我這個位置管公司,公司應該可以快速成長吧?」
「這家公司八成會倒吧。」我不假思索地給出這個答案,為什麼?
因為真槍實彈的幹活,跟在旁邊出一張嘴,可完全是兩回事啊!會寫會講,只證明了你有一定的知識及獨立思考的能力,但要管一家公司可不只需要這項技能,而且我也不懂土木、不懂建築,更沒辦法像工頭老闆那樣,用髒話及多字經與人溝通。
這麼說來,光說不練的顧問提供的意見不就沒有參考價值了嗎?那也不一定,或許可以借歷史遊戲《三國志》來解讀。
職場上的統率、武力、智力、政治、魅力
《三國志》是一套不少六七年級都玩過的電腦遊戲,以三國時代的歷史背景為主軸,而人物才能的優劣,取決於各項設定好的素質,如「統率、武力、智力、政治、魅力」。其實這五項數值,正反映了我們在職場上的各項能力。
「統率」就是帶兵打仗的能力,在三國時代的代表人物是亂世梟雄曹操,這項能力類似職場上的管理能力,公司的專業經理人特別需要這項能力。
「武力」就是單兵作戰的能力,在三國時代的代表人物是無雙之勇的呂布,這項能力類似現在職場上,各個不同位置中所需要的專業力。
「智力」就是策畫謀略的能力,在三國時代的代表人物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這項能力類似職場上的知識及獨立思考力,顧問、幕僚角色相對需要這項能力。
「政治」就是內政治國的能力,在三國時代的代表人物是王佐之才的荀彧,類似職場上的行政效率,秘書、助理,相對需要這項能力。
「魅力」就是個人服眾的能力,在三國時代的代表人物是仁義兼備的劉備,類似職場上對於他人的吸引力及說服力,老闆、業務相對需要這項能力。
在職場上,顯少有人是能夠五項全能的,而事實上比起樣樣通、樣樣鬆的人,確實掌握自己位置上所需要核心競爭力更重要。
好軍師通常鮮少是個好將軍
以工頭來說的話,他的施工專業就是「武力」,監工發號施令要靠「統率」,讓小弟服氣要靠「魅力」,但即使如此,再傑出的工頭也鮮少能五項全能,所以如果他不擅長「政治」及「智力」的工作,請一個秘書及顧問,就能彌補這兩點的不足。
當然,在現實世界,其實一個人的各項能力是很難像遊戲這樣,如此清楚具體的量化及被評分的,但我們仍可以試著在心中琢磨打一下分數,作為我們達到適才適所目標的參考依據。
所以「懂管理」跟「會管理」是兩回事,有「智力」的軍師幕僚或許懂管理,能給出一些不錯的建議,但不一定會管理,因為實際率兵出征時,還是需要有「武力」及「統率力」的將軍來親征。
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可不能在戰場上跟人兵戎相見,無雙之勇的呂布也不能在千里之處運籌帷幄。仁義兼備又有魅力的劉備,天生就是當老闆的料,但其實他騎馬打仗的能力一般般。
要知道,策略管理大師麥克˙波特在二十六歲就當上哈佛商學院教授,此時的他根本沒有任何實戰管理經驗,但他提出的五力分析、競爭策略、價值鏈、鑽石理論,卻被每個經理人奉為圭臬。
正因為不同的位置及角色,所需的能力往往不盡相同,就算擁有不錯的知識及思考力,但做事時還是需要一些專業及幹勁。所以,好教練通常鮮少是個好球員,好軍師更鮮少是個好將軍。
★超越表象的思維,創造大利多
每一個工作崗位所需的能力都不盡相同,搞清楚每個人的長處,再弄清楚每個位置所需的能力,才能發揮每個人及每個位置的最大價值。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