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著招牌墨鏡坐在辦公室裡侃侃而談,自由落體設計的總經理陳俊良,言談中散發出無比自信及魅力,犀利的言談,就像他的作品一樣,經過重力加速度後直擊心臟。從早期純粹以平面設計為主,到現在成為需要提早兩年預約的策展專家,經過二十多年的時光,陳俊良還是站在第一線,活躍地揮灑著。
掌握策展趨勢:企劃、行銷、整合的最大公約數
陳俊良在獨立創業前,曾任天下雜誌美術編輯,初出茅廬的他,經手許多國際大師的活動與國際研討會的相關設計,打下良好基礎,任職四年後,在他三十歲生日當天,創立了自由落體。
談到「自由落體」這個公司名稱的由來,陳俊良提及了台灣人整體文學造詣不夠以及文字感太弱的問題。出身經營出版的家庭,他特別重視文字在設計當中的比重,不同於很多年輕設計師的純視覺思考,他認為文字也是設計的一部分,作品能不能讓人感動,往往也跟這有關,所以這二十幾年來,自由落體所有文字甚至企劃書,都不假他人之手。
「我每天做的事情,我都希望是二十年以後不會後悔的事情。」直白的性格讓陳俊良說不會說一些冠冕堂皇的場面話,談到設計教育以及公民的美學素養,不難看到他的擔憂與失望,他認為,很多年輕設計師,你讓他三、五年後回過頭去看過去的設計,一定都會後悔。
創作能不能變成一個Big Idea?能不能活得長久?而不是推出以後就沒了?甚至他認為,現在看似遍地開花的設計公司、系所,並沒有讓整體設計環境進步,而是太多沾一下醬油的人,學了些皮毛就以為自己會設計了,甚至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狀況。
沒有最好的設計,只有最適合的設計
自由落體的客戶,全部都是看中他們的設計而找上門的,而且幾乎都是有頭有臉的大公司,是怎樣的訣竅可以掌握這些客戶?陳俊良表示,很多設計人之所以會遇到客戶不滿意,多半是因為覺得自己的東西很好,而沒有在聽客戶的需求,他說:「在設計產業裡,沒有什麼是最好的設計,只有最適合的設計。如果客戶就是要一個很通俗的路線,他就是要賣歡樂、賣鄉土的東西,那麼市場就是在那,設計師為什麼一定要選擇完全不一樣的路線呢?賣都賣不掉,就是失敗的設計。」
不把設計師關在公司裡,也是自由落體的一大特色,陳俊良說:「我們公司的設計師是不可以閉門造車的,公司會讓他們跟客戶直接面對面。」在這過程中,設計師可以直接面對所有客戶丟過來的問題,也能直接理解客戶的想法,更能夠培養獨當一面不怕生的膽識。
當客戶對旗下設計師提案有意見時,陳俊良也有一套自己的邏輯去教育設計師。客戶有不同的意見,是因為他們站在自己公司的立場,提出他們的想像,客戶可能不是學設計的,所以在設計方面不會比設計師來得專業,但對他們自己公司的業務一定瞭解更多。
陳俊良會站在一個導師的立場去分析,告訴旗下設計師這有沒有符合現況、未來、客戶的需求,有沒有面面俱到。自以為是的設計師不可取,但對於客戶的意見照單全收就是失職。
最好的行銷就是作品本身,作品就是最好的代言人
陳俊良認為,要成為一位好設計師,天份跟從小培養的品味佔了絕大多數的影響,雖然努力也是必要,但若是沒有先天條件,很多設計敏感度跟美學是無法跟上的,他認為設計就是一種貪美的過程,有天份的設計師,就像有空間感的建築師一樣,作品就是會自然生成獨特的美感,不一定要複雜構圖或手工,就能呈現出一定的感覺跟美。
陳俊良認為作品就是一切,他說:「如果你自己的作品夠好,人家就會三顧茅廬,機會之所以沒有降臨在你身上,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你的東西還不夠好,不需要自怨自艾地說自己是懷才不遇,我覺這是不成立的。這圈子這麼小,只要東西夠好,一定會被看到。」自由落體就是落實對自身作品信仰很徹底的一間公司,也從來不搞逢年過節送禮這套,因為「最好的行銷就是作品本身,作品就是最好的代言人」。
不過,也因為台灣設計環境的停滯不前,承接平面設計案的價錢,有時甚至比二十年前更低,陳俊良找到未來的趨勢,那就是「策展」。這個方向,不但可以讓他們展現自身獨特的觀點,也因為展覽過程當中需要平面跟產品設計,都能夠帶動公司整體業績,如今,策展業務已佔了自由落體三分之二的收入,口碑也為他們帶來源源不絕的邀約,現在想要由他們操刀的話,已經要排到兩年以後才會有時間。
設計產業未來的趨勢:策展與經紀
提到「策展」,陳俊良首先批評的是坊間大部分的展覽,他認為那叫做「借展」,他心目中的策展,應該是有自己的文化,透過策展這個動作傳遞出去。提到自己策的展覽以及呈現的文化,陳俊良舉了幾個例子:「『妙法自然』這個展覽,用書法去做成一個國際的海報展;而『原來台灣』講的是南島文化;『玉質台灣』在花蓮,用台灣的墨玉做了四百件的餐具。」這些都是以傳達台灣文化為概念策的展。
「策展已經變成未來產業很重要的一環,也是國際趨勢,未來只有兩種人可以活下去,一種叫策展人,一種叫經紀人。」陳俊良進一步強調,他所謂的經紀人,不是明星的經紀,而是在講智慧財產權的經紀,他說:「例如你擁有一個原創性的手繪線條,你自己就可以是你自己的經紀人,或是你也可以去經紀別人。」其實在數位化的時代裡,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經紀人,也可以策自己的展,陳俊良說:「只要在臉書裡發佈一個訊息出去,有人關注你,有人給你按讚,有人回應你,你就是你自己事件的策展人。所謂策展人,不盡然是真的去佈置一個展,那已經是一個類似我們過去在講的企劃、行銷、整合的最大公約數,只是透過創意思維,把它變成一個有架構、有組織的事情,大家需要搞清楚『策展』與『佈展』的不同。」犀利批判的言詞背後,其實也都是陳俊良對於後輩以及大環境期待的苦口婆心,從二十年前就開始特立獨行,也許就像他自己說的,總是扮演著糾察隊的角色。
延伸閱讀:專訪江振誠:你是平庸的馬鈴薯,還是一顆地底下的蘋果?
原文出處、圖片來源:La Vie行動家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