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加入部門沒多久的小王,面試時的意氣風發幾乎消失殆盡;曾經在全公司會議、向所有同事介紹新產品,眼神閃閃發光的小李,最近在茶水間遇到,發現他眼神渙散、面無表情,連招呼都沒打就從身邊走過……
怎麼會這樣呢?為什麼原本充滿抱負的人,過了一段時間就像靈魂被抽離般,變得行屍走肉?環視身邊的工作者,要找到對工作總是充滿熱情的人,彷彿很難。
對此,《誰說辦公室不能跳舞》作者丹‧柏秉斯基(Dan Bobinski)認為,「微管理」和「不傾聽」是阻礙團隊成員擁有熱情的部分原因,導致無法創造出一個衝勁十足的團隊。
杜絕微管理
柏秉斯基首先提到,許多主管明明授權了,卻還是不放心或不信任部屬,習慣插手處理,成為名符其實的「微管理者」,久而久之,造成軍心渙散。所謂「微管理者」就是會對團隊裡的每一個人發號施令,掌控每一個舉動與決策。
如果管理者出現以下部分或全部的症狀時,即可被診斷出是位微管理者:
如果團隊中出現以下部分或全部的症狀時,也可能肇因於微管理:
要杜絕微管理,企業必須教導每個位階的員工具備以下條件:
此外,柏秉斯基進一步指出,當部屬覺得自己無法暢所欲言時,覺得自己被孤立,也會失去對團隊的向心力,不願再積極投入工作。換句話說,員工投入工作與否,關乎主管能否聆聽部屬的聲音。
避開7種不願聆聽的致命罪行
大多數主管都誤把「聽見」當成「聆聽」。事實上,「聽見」是耳朵接收到聲音,是被動地接收聲音,只要你的雙耳正常,你就具備聽見的能力,完全不需要思考。
而「聆聽」則是真正試圖想了解他人的想法或觀點,是需要主動地、出自意識地做出「聽」的選擇。
柏秉斯基整理出7種失敗的聆聽,提供大家檢視自己是否為好的聆聽者:
罪行1:過濾訊息
在他人談話時,不斷篩選對方的訊息,試圖找出自己與談話者之間的共同處及差異處。常見的情況是,聽到自己同意的內容時會點頭,但聽到不同意的部分時會回覆說:「沒錯,但是我覺得……」,絲毫不願意嘗試了解對方,只是一味地尋找兩人的相似與相異之處。
罪行2:過度揣測
急於推斷對方隱藏的內容,並想要找出這些動機為何。習慣過度揣測的人,通常會錯過他人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罪行3:駁斥對方
這種罪行的發生情況是聆聽者對講述者毫不尊重,即使講述者的談話內容可能完全正確,但駁斥者就是會出於各種理由,不是在心中藐視講述者的內容,就是公然表示輕蔑。遺憾的是,關於這類型的聆聽者,往往會因為排斥眼前提出的問題,而錯過了實質的解決方法。
罪行4:尋求關聯
聆聽者會不斷尋找與自己背景類似的資料,然後將這些資料與講述者的談話內容相互比較。比較嚴重的人往往會表現出自我中心的態度,他們會將聽到的所有訊息與自身的經驗相互對照,這一類型的聆聽者常會說:「這提醒了我……」。
罪行5:準備談話
這個罪行會很嚴重地阻礙聆聽,因為聆聽者只希望講述者能盡快結束談話,好讓自己有機會發表意見。這一類型的聆聽者和過濾型的聽眾不一樣,他們完全同意講述者的內容,但只接納自己的意見,無論對方說什麼,對他們而言,都只是噪音。
罪行6:預測結果
聽眾會擷取談話內容的某一點,然後開始思考該點對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做預測),完全不理睬接下來的談話內容。即使預測者的想法最終可能被證實很實用,但事實就是他們並沒有真正在聆聽。
罪行7:敷衍對方
聽眾表面上或許完全同意講述者說的所有內容,但內心並非如此,可能的原因包括:他們不願意花時間或付出心力來傾聽;他們根本不在乎,只想取悅你;他們想要避免衝突。無論出於哪一種原因,當發生敷衍狀況時,也就失去了雙向對話的價值。
延伸閱讀:好主管會帶出好主管!7種成為卓越領導者的做人做事原則
原文出處:經理人月刊
親愛的讀者,您加入SmartLinkin商務社群網的「LINE@」群組了嗎?立即加入,即可收到最新工作、管理、商務資訊,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請用手機點擊「加入好友」連結,或是掃描QR Code加入)。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