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平時是否注意到記筆記的目的是什麼嗎?麥肯錫流派筆記術的一個重大目的就是「解決問題」。若再將「解決問題的筆記術」加以細分,就可以導出記筆記的「三個目的」。
第一個目的是「將思緒索引化」(整理自己的思緒);第二個目的是「與某人共享資訊或想法」;而第三個目的則是「做為建立輸出資訊的基礎」。而重要的「關鍵」就是根據每個不同的目的,使用筆記本提高達成目的=筆記思考的質量,導出結果。
我們腦海中的思緒在未經過整理的情況下,是幾近於混沌的狀態。任何一個資訊或思考都是和各種體驗或感情,而與周邊資訊有組織地結合在一起,但未必都是呈現條理分明的狀態。
舉例來說,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狀況:「最近想到了很好的點子。雖然記得想出點子時的情況,卻偏偏想不起最重要的點子是什麼!」
此時,不要只用腦袋思考,試著翻開筆記本書寫,於是筆和筆記本就會成為思考的時光機器,將片斷的思緒整合起來,透過「時間回溯」,幫我們找回先前的創意,這種情況也不在少數。
我想,不管是透過現場聆聽或會議寫下的記錄或記憶,就時間軸或理論上來說,多半都是處於凌亂破碎的狀態。要把這些狀態整合於筆記本中時,務必要明確地索引化。
索引相當於百科事典或使用說明書等的重點目錄,如果以我們生活中的貼身事物來比喻的話,請試著將其想像成把電子信箱裡的收信匣分成「工作」、「個人訊息」、「作業中」、「作業完成」的資料夾來看待。
電子信箱也一樣,在各種資訊混雜在一起的狀態下,要導出想找到的資訊、思考所需要的資訊等就很辛苦了。所以在使用筆記本整理時,標上「時間」或「場所」、「事實」或「意見」等索引,不但容易處理,同時也可以確認有無漏失或重覆的部分。
首先不妨利用「Where」(所在)、「Why」(原因)、「How」(對策)或「結論」(假設或議題)、「現狀的事實、根據」、「解釋、意義」等的框架來把自己腦海中的思緒索引化。
這種在筆記本上進行的思考和在腦海中進行的思考之間的來回活動,會將片斷的思考或記憶串連在一起,幫我們找回重要的創意或思緒。
和某人共享用來解決問題的資訊時,什麼事情是必要的?舉例來說,以下有一則筆記本的備忘內容:
﹝主題﹞關於讓會議變得更活潑更有效率
筆記本的備忘內容寫了這些事,但若原封不動地把這個內容拿去與某人共享的話,可能會被質疑「到底想說什麼?」
在麥肯錫,丟出「So What? 」(所以呢?)、「Why So? 」(原因何在?)這種具批判性的問題(接近本質的深度疑問)已經是一種習慣了。
在與某人共享筆記本的備忘時也一樣。如果把還未經過構造化的文字資訊原封不動地交給對方的話,對方可能要花費更多能量去解讀內容。此時就需要進行「思考的區分」。這並非難事,就是把寫在筆記本裡的內容按照「事實」和「意見」來區分。
事實:「製作會議的資料成為負擔」、「會議室裡無法連接公司內部的網路」
意見:「會議時間冗長」、「會議內容很無趣,形成時間的浪費」
如果此時把「會議內容很無趣,形成時間的浪費」這個「意見」當成事實來看待的話,或許討論作業就會朝「縮短或取消會議時間的方向」進行。
可是,那是某人的主觀感想或意見,並非事實。也就是說,此時並不存在與「讓會議更活潑更有效率」這個問題解決方式相關的本質上的議題。
此時,若把注意力轉向「事實」,就會發現問題在於會議時間花費在確認大量資料,以及無法與公司內部的網路連線。如果會議室裡也可以使用公司內部網路的話,每次需要用到資料時,或許就可以連線、透過投影機來觀看內容。
如此一來,製作資料的負擔也會減輕,會議的內容也會比較有創意,或許也可以讓「時間冗長」、「無趣」的意見產生變化。
用來解決問題的筆記術,其目的不是為了記筆記,而是為了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導出具體化的資訊輸出。
此外,所謂的資訊輸出並不是「整合成資料就算結束」。如果沒辦法根據輸出的資訊採取行動解決問題的話,那就沒有意義可言了。
舉例來說,「以營業的效率化為目標」這個結論並沒有錯,但是如果看不到「從明天開始該怎麼做才好」、「這樣做真的會有成果嗎?」的行動和根據的話,那就只是一個「口號」而已了。
在使用筆記本整理思緒、深化思路之後,就要將「只要這樣做,就可以產生好結果」的行動和可看出根據的內容寫在筆記本上,這是很重要的。
此外,製作資訊輸出的基礎──「筆記思考」最重要的不是以自己想說的事為主體,而是要以「對方可以接受的事」為主體來進行思考。
也就是說,要用「感染」的觀點,而不是「傳達」的觀點來思考事情。
一般的簡報等資訊輸出內容也常會讓人覺得「這是完全只想到自己該如何說服他人的想法」。這種簡報的內容沒有符合「一張圖表、一則訊息」的原則,結果多半都成了難以掌握想傳達的訊息的複雜資訊。
在製作輸出資訊之前的階段就要隨時記得:「什麼要素的概要可以讓對方接受?」再具體地寫在筆記本上。
事實上,一個簡報是否成功,在這個時候就已經底定了。
想要製作出能說服對方的輸出資訊,就必須製造從對方的觀點看來是「主張明確易懂」、「對主張有興趣」、「主張沒有偏離目標」的狀態。
所以,麥肯錫時期的同事都是使用「PTI的觀點」來整合輸出資訊。
所謂的P是「person」(想傳達的對象)、T是「timing」(傳達的時間點)、I
則是「interest」(對方的興趣關心重點),要隨時意識到這三大要素來整合輸出的資訊。
在什麼樣的時間點傳達什麼資訊給誰是最好的呢?如果能從一開始就隨時思考這個重點,調整解決問題的情節結構來製作輸出資訊的話,就可以避免在做了簡報之後遭受「明明不該有這樣的反應的」失敗。(本文摘錄自《麥肯錫的筆記術》第三章)
書籍介紹
書名:麥肯錫的筆記術
作者:大嶋祥譽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5年9月
大嶋祥譽
Senju Human Design Works董事長。高階主管教練、組織開發與人材培育顧問。上智大學外文系畢業,取得美國杜克大學福科商學院MBA學位。美國芝加哥大學人文科學碩士課程修畢。
在麥肯錫負責新事業戰略規劃、企業整體戰略規劃、業務戰略規劃等的專案顧問。之後在美世顧問公司(William M. Mercer)、惠悅企管顧問公司(Watson Wyatt)、環球創投(Global Venture Capital)、三和綜合研究中心從事經營戰略、人才管理顧問,以及支援創新企業。
2002年獨立創業,從事高階主管教練、組織改革顧問,以及團隊建立和領導者培育。現在也是商業暢銷書作家,著作有《麥肯錫流派 進公司第一年 解決問題的教科書》、《麥肯錫流派 進公司第一年 邏輯思考的教科書》(皆由日本SB Creative出版)、《麥肯錫精英最重視的39個工作習慣—品質╳速度的實戰手冊」(天下雜誌出版)。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