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慘了!」M先生知道自己踩到地雷,不禁面紅耳赤,背脊發涼,全身冒冷汗。「真想趕快逃離現場!」他描述當時的心情。
29歲的M先生是某大企業的業務員。這場惡夢,是M先生和前輩一起前往拜訪重要客戶時發生的事。
「就請你先用一分鐘自我介紹一下!」在彼此交換名片之後,年約40多歲的男性客戶,以銳利的眼光看著M先生說道。
「想確認這傢伙是不是一個值得來往的對象!」M先生清楚的知道這位老闆正在「衡量自己的價值」。
身為業務員,M先生對於初次見面的人幾乎不會感到緊張,而且對自己的表達能力相當有自信。
這一天,M先生一樣笑容滿面地與對方交換名片。然而,當聽到對方要求限時一分鐘自我介紹時,他一時間竟感到慌張,不知道該如何將自己的價值傳達給對方。
M先生已不太記得自己當時到底說了些什麼。印象中,他從自己畢業於知名的私立大學、進入公司後負責業務工作開始,像是在寫履歷表那樣滔滔不絕的淨說些場面話。而且一邊說著,還一邊偷偷觀察客戶的表情,對方的表情毫無變化,感覺上似乎對他的自我介紹完全不感興趣,因此讓他更加焦慮不安。
M先生非常明白,這不單純是個人的挫敗,而且是平白流失掉一個大好機會。頓時間,M先生的腦海浮現輸掉遊戲時出現在螢幕上的字「GAME OVER!」緊接著,客戶在他們要離開時,還不經意地補上一槍,喃喃自語地說:「貴公司竟然會錄取你這樣的員工!」
「不過才一分鐘!一分鐘你對我這人能有多了解?」回程路上,M先生忍不住向同行的前輩哭訴。M先生從客戶的言談舉止感受到,這次輸掉的不只有自己,還包括客戶對公司的信任。這件事讓他大受打擊。
一分鐘,「不只是一分鐘」。「一分鐘」就已經決定輸贏。「一分鐘」就能讓對方感到不悅。「一分鐘」就能失去公司或前輩長年來對你的信賴。
這一分鐘,M先生到底做了什麼,讓他錯失良機?透過心理學分析,就能知道答案。
通常人在看著對方的外表或行為舉止時,會無意識地想像「對方大概是那樣子的人吧?」當我們第一眼看到對方,在他還沒開口之前,就會在心裡產生這人看起來「個性溫和」或「正經八百」等念頭,這就是所謂的第一印象。像這樣,我們從對方的言談舉止等「肉眼看得見的資訊」,來推測對方的能力或可信度等「肉眼看不見的個人特質」,這在心理學上稱為「對人認知」。
想要得到對方的信賴,你必須先搞懂這個「對人認知」。
心理學家施耐德博士等人所提倡的「對人認知的六階段」,套用這個原理來思考M先生的案例會是:
1「注視」:注意到對方的存在。
2「瞬間判斷」:第一印象……面帶笑容,應該是個「開朗的人」(客戶的感覺)。
3「歸咎原因」:從對方的行為產生印象……不能在一分鐘內做好自我介紹,表示「這人邏輯組織力不佳」(客戶的感覺)。
4「特性推論」:推測其他特徵……「儘管是個開朗的人,但是邏輯組織力不佳」「大概難以託付重任」(客戶的感覺)。
5「形成印象」:形成整體印象……「雖然開朗,但是欠缺邏輯組織能力,不值得信賴」(客戶的感覺)。
6「預測今後的行為」:預測將來的行為……「未來合作恐怕會被拖累,是個不值得交往的人」(客戶的感覺)。
M先生在客戶的腦海中,很可能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而且這是在無意識下形成的,就連客戶本身也毫無所悉。
客戶在的「瞬間判斷」階段前,都對M先生抱持好感,認為他是個「開朗的人」。但是,經過超時一分鐘且不得要領的自我介紹後,客戶對M先生的印象急轉直下,從「開朗的人」變成「不能託付的人」。
所以說,如果能在最初的一分鐘就順順利利,對方便會以善意的眼光看待M先生。反過來看,若在最初的一分鐘就失敗,對方便會負面看待M先生。而且後續可能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挽回局面。
由此可見,想要得到對方的信賴,關鍵就在「最初的一分鐘」能否成功。(本文摘錄自《聊不停有什麼用?說得讓人相信才重要》第一章)
書籍介紹
作者:矢野香
出版社:如何出版
出版日期:2015年8月
矢野香
指導瞬間贏得信賴的第一把交椅!在NHK擔任播報員17年之久,曾經創下破20%的高收視率。利用業餘進修心理學,並以論文<說話者給人的印象>取得碩士學位。
目前任教於國立大學,除了持續鑽研演說技巧之外,也為政治家、經營者、高階管理人員、商務人士、學生等授課,傳授「贏得一生信賴的說話技巧」,先從分析說話者給人的印象與改善之道開始,全面性統合指導學員的說話技巧、表情及動作,深受好評,來自各界的研習及演講邀約不斷。作品有《那種說話方式太輕浮!高階主管都在鍛鍊的「在公眾面前的說話技巧術」》《聊不停有什麼用?說得讓人相信才重要──NHK教我的一分鐘信任說話術》等。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