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重點比設定目標重要,找出重點並投入時間心力,比設定一個誇大或狹隘的目標,更可有效達成你想要的目的。
「蘇菲亞!丹尼爾!伊莎貝爾!」我在公寓的另一端對著正在房間嬉鬧的三個孩子大叫。「校車十分鐘後到達,我們看看誰先刷完牙到門口。」他們嘻嘻哈哈的衝向浴室。兩分鐘後,丹尼爾以分毫之差險勝蘇菲亞,伊莎貝爾緊追在後。我為自己的計策得逞而微笑,三個孩子以創紀錄的時間刷完牙並衝到門邊。
但是,我真的達成目標了嗎?
他們確實及時到達門口,但從開始到結束只花了兩分鐘,這表示他們根本沒有徹底刷牙,而且浴室肯定一團糟。
我們都認為設定目標很重要,而且這些年來,不少人強調要設超限高標,也就是遠大、艱巨、大膽的目標(Big Hairy Audacious Goals)。目標設定是商業界公認的常識,畢竟如果不清楚要去哪,就永遠到不了,而如果設定的門檻不夠高,就永遠無法發揮最大潛力。
有些研究調查也似乎強化了這點。你可能聽說過有項研究,據說是哈佛大學企管碩士班於1979年進行的:當時只有3%的畢業生寫下明確目標,結果十年後這些人的身價是班上其他同學加總起來的十倍。令人咋舌,對吧?如果這是真的,的確很令人驚奇。但這項研究根本不存在,純屬都會傳說。
不過,既然許多書都強調設定目標的重要,要質疑設定超限高標,有如挑戰商業基礎一樣。我並不是說設定目標的本質不好,只是必須留意它的副作用,否則不要目標可能還比較好。
哈佛商學院曾進行一項研究計畫「瘋狂的目標」(Goals Gone Wild),研究人員在檢視一些跟目標有關的研究調查後發現:設定目標的優點被誇大了,至於「設定目標引發的系統性傷害」,也就是負面效果,則被忽略了。
「設定目標」的副作用
他們發現與目標設定相關的明確副作用,包括「焦點狹隘、忽略非目標領域、不道德行為增加、扭曲的風險偏好、組織文化腐化,以及內部動機降低」。以下是該研究中提到的兩個目標設定失控的重大案例:
零售業百年老店西爾斯(Sears)也經營連鎖汽車維修中心,它對汽車維修員工設定的生產力目標,是每小時要創造147美元的營收。這個業績目標真的能激勵員工嗎?當然可以,結果就是變相激勵全體員工向客戶索取過高費用(誤導客戶進行不必要的維修或零件更換)。
另一個案例是福特斑馬(Pinto),就是那款被追撞時會起火燃燒的汽車,這個事件在當時造成53人死亡,許多人受傷。這個悲劇就是因為工人為了追求艾柯卡(Lee Iacocca)於1970年給汽車業設定的聳人聽聞的艱難目標:「2000磅以內,2000美元以下」,卻忽略了安全檢查。
以下是《紐約時報》報導的另外一個例子:
美式足球紐約噴射機隊前四分衛歐布萊恩(Ken O’Brien)因被攔截次數太多,所以球隊對他設定一個聽起來似乎相當合理的目標,那就是減少被攔截次數;做法很簡單,就是每次被攔截就要罰錢。這個目標果然達成了,他被攔截的次數確實減少了,因為他減少傳球次數,結果造成他的整體表現也變差了。
我們根本無法預測,為了達成目標,可能連帶產生哪些負面作用。我們學會在設定目標時要明確具體、可衡量,而且有時間限制。但最後卻發現,這些特點正是造成反效果的主因。一個明確具體、可衡量又有時間限制的目標,會驅動焦點狹隘的行為,而且往往會導致欺騙或目光短淺。
沒錯,我們通常能達成目標。但是代價呢?
如果少了目標,我們又會怎麼做呢?通常我們還是會努力去實現,做出成果,特別是在工作上。我們需要設定方向並衡量進度,但也許可以用更好的方式來做到這些,同時避免為達目標不擇手段的負面作用。有個做法是,與其設定目標,不如考慮找出重點並聚焦投入。
目標是為了清楚界定你想要達成的結果,而聚焦重點則是確立你需要花時間採取的行動。目標是結果,而聚焦重點是路徑;目標指出你想要達到的未來,聚焦重點則是讓你習慣專注當下。
舉例來說,銷售目標可能是指定一個營收指標,或是具體的新增客戶數量;而營運目標可能是需節省多少成本,而你為銷售訂定的聚焦重點,可能是加強和適當的潛在顧客進行對話;營運的聚焦重點,則可能是找出想節省的成本。
兩者不是互不相容。你可以有個目標又有聚焦重點:目標是確定要走的方向,聚焦重點則擘畫到達目標的計畫。不設目標而聚焦重點的好處,是可以利用人的內在動機,但不會誘使人去欺騙或從事非必要的冒險,卻可誘發各種積極的可能和機會,在鼓勵合作的同時,降低惡性競爭,一起推動你和組織最重視的事。
換句話說,聚焦重點有目標能給的優點,卻沒有那些負面作用。怎麼做?很簡單:找出你想花時間做的事,或是和上司判斷最值得花時間去做的事,再投入心力去完成,其他的就順其自然吧。我發現,五個聚焦重點差不多是極限了,更多重點反而精力會分散。
關鍵在於抗拒誘惑,別一心想著要企圖達成的結果,保持開放心態,讓自己有機會得到意外之喜。我並不是說這件事很容易做到,在我嘗試不再專注於目標之前,從來不知道自己是那麼重視目標;沒有了目標,我一度很難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任何事。
但事情還是完成了,而且就我的經驗,不僅達到目標,還更能享受其中。換句話說,如果專注在任務本身而非結果,我的孩子還是能準時出門上學,但他們會好好用牙線,徹底刷牙,也能保持浴室乾淨。(本文摘錄自《關鍵4秒:最成功的人如何做出好決定》第二章)
書籍介紹
作者:彼得・布雷格曼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6年5月
彼得・布雷格曼
知名的企業顧問、專欄作家、演說家。現任國際管理顧問公司布雷格曼(Bregman Partners)執行長,服務對象涵蓋《財星》五百大企業、新創公司、非營利團體,如德盛安聯、美國運通、高盛、摩根大通、奇異資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經常到世界各地演講,教人們如何領導、工作及生活。
布雷格曼是哈佛商業評論網站相當受歡迎的專欄作者,也經常為《富比士》、《快速企業》及《今日心理學》等撰文,並常受邀在CNN、美國公共廣播電台(NPR)、福斯財經新聞(FBN)發表評論。著有暢銷書《關鍵18分鐘》。
延伸閱讀
6張圖,看懂瞎忙族和高效者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