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書伍:「紀律」就是專業,「專業」就要紀律
聯強國際集團總裁兼執行長/杜書伍
2016-09-05
我們知道「紀律」的英文是「discipline」。但是「discipline」同時也是「專業」的意思。
「紀律」與「專業」為何會產生關連?
守紀律就是遵守規範,也就是遵照規範執行。而規範是歷史的經驗,加上科學化的統計分析與學理的驗證,得到的最佳、最專業的方法。所以,紀律就是規範,也就是最專業的法則。
然而,知道專業的法則是一回事,假若不能堅持、持續的執行,就不能產生專業的成效;那跟没有專業知識一樣,不會產生任何效益。所以,要成為「專業人士」,紀律的習性是培養專業知能的關鍵。
尤其,在學得專業方法之前,必然已有習慣的本能方法,因此,習得專業的方法後,還必須改變既有的、本能的方法。然而,改變習慣的過程因為人有惰性,很多人都不能堅持改變做法;當然就不會用上專業方法,也無法獲得效益。這也就是為何現代專業知識相當公開,但真正能成為專業的人才並不多的緣故。
所以,我們看到很多人「知是一回事,做是一回事!」學再多、知再多,都是枉然。假如不立下決心建立紀律的習慣,那也不用浪費時間去學習專業知能。
因此,觀察一個人是否能成大器,能成專業?最基本先看其紀律性、自律性。沒有「它」,一切都是空談。
幹部,是浮出來的
每個人從出生開始,浸淫在不同家庭環境,經過各種求學歷程的洗禮,加上對週遭事物、現象的觀察吸收,以及自身的閱讀學習⋯⋯點點滴滴、日積月累,便在積累他對事物的認知、價值觀、知識與經驗。同樣的,當他投入職場,進入不同的產業與企業組織後,也會點滴從工作過程或公司培訓中,體會到深淺不一的經驗歷練。
成長歷程中,父母、老師、企業以及你所身處的環境,都在供給你知識經驗,提供你專業訓練,教導你學習方法;但是,卻都無法強逼你接受、迫使你改變,惟有個人吸收能力、用心程度,才是形成不同的知識含量與經驗積累的關鍵。這也是為什麼長時間下來,每個人背後所形塑的認知與價值觀、累積的知識經驗、學習與做事方法,有如此顯著差異的緣故。
認知影響觀念;
觀念影響態度;
態度影響行為;
行為影響結果;
結果改變認知…
就是這樣的「認知因果循環」,漸漸將人的層次區別出來;更隨著時間推移,持續強化,最終可能產生天壤之別的職涯成就。
公司的角色,必然是盡最大的能耐,啟發員工的觀念,培訓各項專業知識,教導同仁做事方法。而同仁本身過去長期積累的基礎愈好,在公司顯露愈強烈的學習意願,努力程度愈高,得出的能力層級就愈好,便能「浮出」成為潛力的幹部。
也就是說,好的人才、好的幹部,是在一群人中自然而然的「浮現」出來,並不是主管賦予他特別的關愛,而被刻意「拉拔」上來的。所以,是否能成為幹部,不是取決於主管,而完全決定於你自己。
過去你的努力程度,決定了你現在的能力水平;今天你努力的程度,也將決定你明天的能力層級。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