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大小場合的簡報如何準備?4個需要注意的眉角

SmartM/王聖安
2016-11-14
大小場合的簡報如何準備?4個需要注意的眉角
圖片來源 : seografika
在開始準備一場簡報之前,演講者要問自己許多問題,包含簡報主題、時間、該準備多少資源和觀眾會有多少人。觀眾的多寡,會影響訊息傳達的效率,提供私人演講教授的公司Executive Speaking的執行長Anett Grant整理了以下4個大小場合簡報需要注意的重點,在面對不同的觀眾數量之前,不妨先察看自己是否已經準備萬全。

一、專注度強弱

在面對多或寡的觀眾數量時,調節自己的專注度強弱。當身在一場相當大的簡報場合,就要全神貫注在每一個細節,包含傳達的內容、眼睛看向何處以及如何調節自己的呼吸。觀眾數量越多,就像是逆著強風騎腳踏車,需要投入更強的專注度。如果不分場合投入的專注力相同,可能會造成自己太過於緊張,開始胡言亂語或過度呼吸,表現反而不佳的狀況。因此,如果面對是小型演講,演講者所投入的專注度就可以減少,放鬆一些,將專注力分一些給觀眾。

二、聲音大小與頻率

聲音所帶來的影響其實超乎我們的想像,Grant舉例,曾經有個顧客傳了自己演講的影片給他,在影片中他的聲音非常強而有力,充滿說服力,但見過本人之後,Grant才發現他的聲音其實相當刺耳,因此調節好自己的聲音也有助於加強簡報的力道。
普遍來說,在觀眾數量眾多的簡報場合,主辦單位都會準備好麥克風,因此無論演講者聲音大或小、高或低都可以透過機器控制,確保聲音的質量是妥當的。反之,小簡報場合可能就沒有麥克風,演講者需要自行調節聲音的大小和頻率,事先學習如何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在最能夠說服他人的狀態。

三、觀眾反應

觀眾給予的反應自然能夠最直接地呈現簡報成功與否,也是了解訊息傳達效率的方式。演講者在大場合可能會因為場地關係而和觀眾有一段距離,甚至因為燈光而無法仔細看到每個觀眾的眼神,因此需要從較大的角度了解觀眾給予的反應,感受整體觀眾的「能量」,例如觀眾之間若開始產生焦躁的氣氛,可能就需要調整簡報的速率。相對之下,小場合便拉近了演講者和觀眾之間的距離,演講者可以和每個觀眾進行眼神接觸,可以清楚看到觀眾給予的反應,如果有觀眾面露疑惑,或許可以直接為他解答,也可以走入人群,增加和觀眾的互動。

四、移動的範圍

在大的簡報場合之中,主辦方常常會架設攝影機,也因此演講者需要特別注意自己移動的範圍。如果是多台攝影機,演講者就可以較自在地走動,但如果只架設了一台攝影機,演講者就無法太過隨性地移動,因為攝影師可能會直接將鏡頭拉遠,也可能無法在第一時間調整攝影機,這樣呈現出來的畫面自然不會是完美的。只要有架設攝影機,較好的做法便是事先和攝影師進行討論,讓攝影師了解演講者可能會有的動作,或希望在哪個部分有特寫鏡頭等等。小場合便不需要考慮攝影機的問題,但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利用自己的移動增加和觀眾的互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例如可以靠近觀眾,或者在走動之間突然停下來強調內容。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