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破除這5個迷思,逐步成為優秀講者

SmartM/楊芷盈
2017-01-12
破除這5個迷思,逐步成為優秀講者
圖片來源 : klimkin
許多人來說,要在大群觀眾面前說話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會因為不熟悉或是緊張而感到害怕或是尷尬,一站上台就開始閉著眼睛背稿,給台下觀眾糟糕的印象。然而,上台說話的技巧是每個人都必須擁有的能力,很多場合都會用到,像是工作會議的報告、團體聚會被指定要演說等等。也許有些人會參考網路意見想要磨練自己的演講技巧,但卻不小心常常陷入錯誤迷思,造成反效果。
Rowena Crosbie是美國企業Tero International Inc的總裁,善於訓練員工溝通技巧,他要分享五個常見的溝通迷思,協助員工能有更好的溝通表現:

迷思一:傳遞事實而非說服

有些人會認為演講可以分成兩種類型,第一類是屬於傳遞事實,目的是與台下的觀眾分享新資訊,介紹內容和用途即是成功的演講。第二類是要說服觀眾,除了把資訊分享出去之外,還帶有讓觀眾接受、成爲自己信念的意涵。
但這樣的觀念這是錯的。事實上,不論是在販售產品、服務或是新創點子,演講者都要想像自己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要說服台下觀眾,告訴他們為什麼這些想法有價值,讓觀眾相信自己。帶有目的性的演講會比公告資訊更精彩。

迷思二:熟練一招日後萬用

對於某些機械式的工作來說,或許勤練習就可以熟悉技巧,成為領域中的頂尖好手。但是演講卻是要針對不同主題、不同觀眾群改變自己的演講方式,每場的事前準備可能會差異很大,需要不斷調整和改進。若是一味的背稿可能
這項建議並不是說演講不需要不斷練習,而是要隨著主題更換和趨勢演變,調整到最適合的狀態。

迷思三:眼睛看著觀眾,能提高注意力

演講者為了抓住觀眾眼球,常常會不斷的看著全場,希望藉由眼神交流提高他們注意力。但是,在看東西時,我們腦袋會不斷接收新資訊,不論是場內燈光或是顏色都會影響到講者,減少自己思考分析的時間。甚至在看到某些特別事物時,忘了自己正在台上演講而頓了好幾秒,造成反效果。
因此在演講時,最好是能固定看向幾個點,凝聚自己的專注度呈現出最好的表現,而好的演講內容也自然而然會吸引觀眾的注意。

迷思四:內容精采,拖到時間也無仿

有些講者會認為準備一場精彩的演講需要花費很大的意思,為了讓台下觀眾值回票價,不論時間拖多久都一定要把精彩內容全部呈現。事實上,觀眾並不喜歡演講者擅自延長時間,即使只有十分鐘或是內容非常精彩,都會引起心中小小的不滿。時間管理是演講者要自我嚴格要求的細節,要清楚怎樣的演講方式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想要表達的內容,成功地畫下完美句點。

迷思五:搭配花俏道具更增添趣味

隨著科技發展,五花八門的演講道具越來越多,像是驚人的舞台特效或是稀奇古怪的配樂等。然而。有些演講著卻變得太多依賴這些道具,腦袋思考的變成是如何讓觀眾「看」到一場華麗的舞台秀。
道具終究只是輔助,演講者最重要的工作是好好做足事前準備,讓觀眾「聽」到富有內涵和意義的內容才會是一場讓他們難以忘記的精彩演講。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