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型手機有一種微妙的「癮」。以前每天碎念兒子,要他別老跟智慧型手機形影不離。不過,現在的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深怕錯過一封簡訊或一通電話,所以手機總是放在視線範圍內。
手機不過出現短短幾年,以前沒有它的年代生活也毫無障礙,怎麼轉眼間就變成這樣了?
每當忘記帶手機,心情煩躁鬱悶時,我就會再次感嘆它驚人的「毒癮」。在捷運上放眼望去,每個人都緊盯著手機,要找到抬頭的人還真不容易。十個裡有九個人,彷彿約好似地埋頭苦幹,手指滑個不停,這幅景象還真有點可怕。人們不再看著彼此,對周遭的人事物一無所知,也不想知道。
不久前我參加一個餐會,與會的人都是四十歲以上的專業人士。我們彆扭地握手、交換名片,坐下後每個人都很有默契地掏出手機並專注其中。雖然坐在同一桌,卻各自翱翔在自己的世界。
家族聚餐中也可以看見不斷傳著LINE的孩子及媽媽,和看不下去在一旁嘮叨的爸爸。可笑的是,明明在飯桌上熱線你和我,然而真實見面卻又無話可說,再繼續跟他人熱線。見面、握手、感受彼此體溫,好像變成一種詭譎的行為。
比起直接接觸,現代人更喜歡透過「智慧型手機」交流。它可以同時跟多人聊天,只要打開視窗,讀訊息、回訊息,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方便的。不僅如此,還能帶給我們「隸屬於某個團體」的安全感,看到對方立即回覆,就感覺自己並不孤獨。
對寂寞的現代人而言,智慧型手機成為個人與世界連結的主要媒介,也是讓我們能夠即刻確認自己並不孤獨的通訊工具。
明明我們能夠隨時隨地和他人聯繫,但為何人們還是感到孤獨?覺得自己不被理解?口裡喊著孤單,卻又疲於和他人見面。原因究竟是什麼……?
現代社會是講究速度與傳播的時代,地球另一頭發生的事、流行的東西,不用幾秒就能傳到另一邊。人們不停移動腳步,即使見面也是稍縱即逝。我們沒有太長的時間認識彼此,所以如何讓對方在短時間內留下深刻印象,變成一項重要的課題。
此外,現代的孩子從小就被送到幼稚園,忙碌的父母把養育孩子的責任交到他人手上,使得他們更加關注孩子及他人的互動,孩子因此養成非常在意別人的眼光。
然而,愈在意他人的目光,人生就愈不平穩。我們會質疑內心的感受、想法,對他人的視線過於敏感,認為自己應該順應他人要求。導致我們極度需要他人,卻因害怕評價,憎恨他人甚至遠離他人,更何況還要相信這些隨時可能背叛自己的人。
結果人們互相猜忌,覺得連另一半都有可能背叛自己,隨時隨地都在為分手打強心針;說服自己,他人的離開不會對人生有何影響。沒有人願意深層交流,我們只重視當下的形象及感受。因此,很多年輕人外表光鮮,實質上寂寞空虛不已。受傷的時候沒人在一旁關心、沒人包紮傷口,讓他們更加空洞、更加害怕受傷。為了不想受傷而避免深交,卻反而讓傷口更痛。
人生,沒有不受傷的。面對疼痛,等待傷口痊癒,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勇敢。
等待傷口磨出繭來,這些疼痛就會變得微不足道;繭的保護,會帶來力量,讓我們能夠抵抗更大的傷害。
費盡心思避免傷害,只會讓表皮軟弱不堪,即使只是小擦傷,都有可能因此痛不欲生。傷口愈是脆弱,人生就愈是顛簸。
生命中,有時會平步青雲,有時也不免要踏上荊棘之路。這一切都不是傷口,只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人生旅程罷了。害怕受傷的人,總把一切當作傷害,想盡辦法躲藏。然而,青雲只要踩上就能一躍而過,荊棘之路同樣只須小心慎行。
舉例來說,有些人容易因主管的指責而傷心難過,但其實它只不過是個小失誤而已。被罵只要改正就好,因為立場的不同,摩擦與爭執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把每件小事都視為傷害,那你的人生將會布滿難關。別輕易把對方比喻成加害者,而把自己當成受害者。
用點力氣就可以解決的事,何必因為糾結的內心,把它變成人生難題。何必為了小摩擦而疼痛不已?又何必為此感到孤獨?與其浪費時間,不如把這些時間拿來做其他事,不是更好嗎!
「受傷」源於過度期望,當事情不符合期望,我們就會覺得受傷。不過,先想想看,你的期望是不是合乎情理?例如,你傳訊息對方沒有立即回覆,你就開始傷心難過,演起內心小劇場。
在沖澡時,偶爾會意外發現身上的小擦傷。看著眼前的傷口,我們只會想「在哪受傷的?」不過,疑惑就僅止於當下而已。隨著時間一久,傷口會消失,我們會遺忘。
現代人口中的「傷口」就如同這些小擦傷。
別在小事上打轉,把人生弄得錯綜複雜。學會分辨什麼是真的「傷口」、什麼不是,這才是從中走出、獲得自由人生的第一步。(本文摘錄自《什麼時候,你才要過自己的人生?》第三章,商周出版)
書籍介紹
作者:金惠男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6年12月
金惠男
感動韓國120萬讀者的人氣勵志作家、精神科醫師。1959年出生於韓國首爾,畢業於高麗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在國立首爾大學醫院當了12年的精神分析科醫師;2006年獲得韓國精神分析學會的學術賞。擔任慶熙醫大、成均館醫大、仁濟醫大的門診教授,以及首爾醫大的客座教授,同時是金惠男精神科醫院的院長。著作《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感動韓國60萬名讀者;相關暢銷著作深受超過120萬名讀者喜愛。
但是她的人生並非一直如此順遂,在2001年、43歲時,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當時,她才剛實踐夢想開設個人醫院不到一年。身為一個細心照顧患者的醫師、兩個孩子的母親、服侍公婆的媳婦,比起任何人都更加努力活著的她,無法接受這件突然找上門的不幸。她埋怨這個世界,無法做任何事地躺在床上、看著天花板整整一個月。
但是某一天,她突然醒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並不會改變任何事,其實她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接著,她踏實地活過每一天,15年來,她持續看診、教書、照顧兩個孩子,並寫了五本暢銷書。2014年一月,因病情惡化,她停止看診,專心治療,不過仍然持續夢想著她的新人生。雖然,有時候連翻身都要別人幫忙,但病痛與病痛間,總有症狀比較輕微的時間,這段時間她運動、做家事、散步、寫文章、學習中文……做一切她想做的事。
這本書記錄了她30年來擔任精神科醫師,以及罹患帕金森氏症這15年來所領悟到的人、事、物。她說,「就算病情再惡化,我也會找出那時候能做的事,有趣地活著!」暢銷著作:《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30歲前一定要打的強心針》、《我真的愛你嗎?》、《以大人的身分活著》(暫譯)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