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與回報不成正比,或許才是台灣漸漸喪失競爭力的原因
游舒帆
2017-03-01
昨天又有個朋友到上海去工作一段時間後跟我分享他看到的台灣與大陸的不同,他說大陸的年輕人感覺比較積極有衝勁,會自己想辦法做些更高價值的事情,反觀台灣的年輕人對事不積極且被動。不談經濟或兩岸的競爭力問題,我問他說:「一個社會新鮮人在台灣工作,要做到薪水翻倍的那天,你估計要多少時間?同樣的問題,在上海呢?」
工作十多年,薪資漲不到兩倍
我知道很多人工作了10多年,薪資都還不見得有剛社會時的兩倍,但在北上廣深,在不到一半的時間,薪資雙倍成長的比例可能就遠高於台灣了,簡單的說,在台灣工作,你比別人更努力50%,拿到了考核A等,換回來的可能是10-20%的回饋,你一定要比別人努力100%,做到了TOP 1%,你才會獲得50%的回饋;但在大陸一線城市,你可能付出比別人多50%的努力,你就能得到50%的回饋,也就是說兩岸在「努力變現」上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
上述的回饋不見得是在同一間公司內的調整,可能是跳槽後得到的結果,所以這邊談的另一個概念就是「機會」,你大陸累積了3-5年以上經驗後,跳槽的機會很多,薪資也有機會獲得一個比較大的增長,若你每次跳槽都有機會獲得20-30%的薪資增長,那跳三間公司基本上薪資就已經double了,就我知道很多人在出社會的第三年,薪資可能就是剛開始的兩倍了。
看不到機會,或許才是最大問題
對一般工作者來說,「努力變現」與「機會」是最直觀的內容,在這兩者上,兩岸確實已經產生極大的差距,我認為兩岸年輕人的工作能力跟心態差異不大,但環境所給的誘因差距很大,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當誘因大,當然就會有更多的人會跳出來爭取,或許這就是大陸年輕人充滿狼性的主要原因,只要比別人拚,比別人狠,獲得回饋的機會就很大了。
北上廣深的薪資飛快成長,有人說是因為互聯網行業興起的原因,這些互聯網公司為了更快更好的把產品推出,擁有更多的用戶,吸引投資人的目光獲得投資,所以都願意花大錢去競爭市場上優秀的技術人員,所以成就了勞方市場,當你資方不願意支付更高的薪資,後面還有一堆給得起的公司在排隊等我,爭奪人才成了企業戰略的首要,在這樣的氛圍下,薪資還不跟著水漲船高嗎?
每當我看到大陸人充滿狼性與幹勁,而台灣人則是溫和且追求小確幸時,就不經要反思,或許看不到機會才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最大的問題。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