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倉促上市、狼狽下市:產品原型製作的六大迷思

GaryHsia
2017-03-06
倉促上市、狼狽下市:產品原型製作的六大迷思
圖片來源 : Tumisu
原型(Prototyping)為產品設計的雛型,用來驗證設計的產品是否適切,有無欠考量或未發現的盲點,必要時在正式生產前加以更正,免除製造出不合格或不符合品質的產品。企業之所以發展產品原型,其目的就在於:提供實際的產品來供消費者試用,以便觀察產品概念的利益是否能夠表現出來。
以Google Glass為例,Google於2011年年中推出產品原型,2012年4月開始進行產品測試, 一直到2014年4月15日於美國限時販售,售價為1500美元。2014年5月13日,Google宣布在美國市場公開發售谷歌眼鏡。只要仍有庫存,任何人均可以1500美元的價格購買這款産品。也許大家會質疑:產品既然已經發展多年,相信應該日趨成熟!何以還是無法大量公開銷售?必須限量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如果不是產品本身仍有問題待解,那就是整個服務體系(如:內容、法規、應用方式…)尚未發展成熟,必須藉由使用者不斷地進行產品測試,來調整產品至最佳化,以達到上市的標準。
產品原型製作有諸多利益,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在新產品開發階段大量生產之前,微調產品缺失的成本肯定比產品上市後才發現錯誤高出許多。但筆者卻發現到台灣多數企業的新產品上市多數都是「倉促上市、狼狽下市」。關鍵就在於企業高層對於產品原型製作仍存有以下六大迷思:

迷思一:產品原型製作費時費力

早期硬體產品的原型製作是依賴熟練的技術工人,應用手工具、工具機和經驗,精雕細琢的方式給予完成。因此,在速度和精度的控制,往往發費時日,無法迅速回應迅速開發新產品的時效。若有需要更改或修飾,非常不易,增加成本甚巨。不過隨者科技發展日益更迭,透過3D列印技術,產品原型製作的時效,已經從過去數月到今時今日僅需數天或幾小時就能搞定。以網站製作來說,選擇Axure設計產品原型,一樣可以快速交付客戶驗證。

迷思二:產品原型製作需要具備技術能力

簡單的原型製作,其實不需要太多的高科技才能完成,一支筆、一張紙就能達到效果。筆者在課堂上也是透過工具表單的協助,將產品原型一步步描繪出來。有些軟體甚至於連Coding都省略,透過拖拉的方式就可以快速產生原型。對應到新產品開發流程,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ing,RP)指的是一種快速生成模型或者零件的製造技術。在電腦控制與管理下,依靠已有的CAD資料,採用材料精確堆積的方式,即由點堆積成面,由面堆積成3D,最終生成實體。依靠此技術可以生成非常複雜的實體,而且成型的過程中無需模具的輔助。

迷思三:產品原型製作太過昂貴

相較於新產品上市後所產生的問題及可能失敗的風險來看,如前所述,簡單的僅需要一支筆、一張紙就能做出原型;複雜一點的透過軟體來協助產生,怎麼樣都比上市失敗的風險來的划算。

迷思四:對於可快速開發產品的企業來說,產品原型製作是不需要的

如果說產品原型製作是不需要的話,那也就表示,在新產品開發的過程當中,任何人都不能有所差錯,特別是產品設計及工程師們,因為產品終將上市,套句俗話說就是:「 一翻兩瞪眼」,成功或失敗,立馬見真章。此外,筆者也觀察到有一些顧客是所謂的理性主義者(Rationalist),他們對於即將上市的新產品往往會給予些善意的回饋與建議,如果沒有產品原型提供測試把玩,肯定對新產品日後的銷售成績會產生重大影響。

迷思五:產品原型製作僅是針對實體(有形)的產品才需要

相信各位都有去過網路上買東西,商品的導覽是一種流程、購物車也是一種流程…如何讓網友能夠快速的找到商品並且完成結帳,那就是該公司電子商務服務流程的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由於台灣代工製造模式行之有年,因此談到產品原型製作,大家很自然就連想到有形的硬體產品,而忽略了無實體的服務流程。事實上,服務流程指的就是一連串的步驟,就跟程式碼一樣需要被測試及驗證(與結果是否相符)。試想:如果消費者在該公司網上買東西有過不愉快的經驗,下次還會再去購買嗎?如果去了某家飯店,服務品質太差(如:食物不好吃、wifi連不上…),相信再去光臨的機會肯定不大。

迷思六:產品原型製作沒法產生價值

產品原型製作的目的主要是用來進行產品使用測試(Product Use Testing)。所謂產品使用測試指的是在正常操作情況下測試原型,有時也稱為"實地測試”(field testing)或是”使用者測試”(user testing)。關於產品是否可正常運作,一般公司的做法是會在內部先進行所謂的alpha測試、之後才會到顧客端進行beta測試,以確認產品是否沒有”臭蟲”,有時候beta測試無法迎合所有開發者的需求,另外,使用者也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判斷新產品是否符合他們的需求,或者具有成本效益。因而,出現了所謂的gamma測試,這是一種理想的產品使用測試,為了通過這項測試,不論花多長時間,都必須解決任何顧客對於新產品所提出的問題(例如:生技醫藥)。因此,產品原型製作的確有助於降低新產品上市失敗的風險。

結語

對產品經理來說,產品原型製作除了能夠提早在產品上市前發現問題(如:產品特點有遺漏、誤解或混淆),進而降低產品成本之外,更能預防新產品「倉促上市、狼狽下市」發生的可能性。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
PM Tone產品通」授權轉載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