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新書搶先看》5要領,問出讓人印象深刻的好問題

粟津恭一郎
2017-09-09
新書搶先看》5要領,問出讓人印象深刻的好問題
所謂的好問題,通常具備一些共同的特徵。單純用一個詞彙來形容,就是關於本質上的提問。具體來說,就是像事物的前提及定義等,這些與事實本質相關的問題,以及有關5W1H等基本要素的問題:「何時(When)、何處(Where)、何人(Who)、何事(What)、為何(Why)、如何(How)。」
此外,與其問對方過去,不如問未來;封閉的問題,也不如開放的問題來得好,這些也是提出好問題的重要訣竅。
光是這樣形容,應該還是有些難以理解,到底什麼樣的問題,才能達到好問題的標準?所以,接下來就讓我分享一些問題的實例。
喜歡閱讀,卻又時間不夠?讓SmartM與你一起在一年內看完100本書!三位名師聯手,每本書18分鐘直播領讀,把整本書精華以觀點、重點、系統方式,快速升級認知和開啟全新視野。平均每本不到25元、不限次數回看影片,歡迎加入:「許景泰x貴婦奈奈x謝文憲・100本商戰直播讀書會」(立即點擊報名 

1.對於「真正想做的事」的提問

幾乎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會有希望自我成長、獲得成功、成就自我的想法。用英語來表現,就是所謂的「want to」(想要……)。
但是,人生中總是有無數的「have to」(不得不去做……)。在工作上,就是公司要求必須達成的業務目標、交件期限、刪減預算等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充斥著我們的心靈與時間。
就結果而論,許多人因此混淆了「want to」與「have to」,無法區別兩者之間的差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什麼?怎麼樣才算是成功?理想的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只有非常少數的人,能明確回答這幾個問題。正因如此,能夠適度提示他人「want to」的問題,就有較高的機率成為好問題。
關於這點,在好問題的定義上也相當明確。所謂的好問題,能適度啟發他人、促使對方思考、實際行動。任何人只要了解自己真正的「want to」是什麼,就能自發的思考、採取行動。所以詢問對方真正想做的事,理所當然容易被視為好問題。
相反的,如果目標是為了提出好問題,就必須思考對方的目的與真正想做的事,並盡早提出相對應的問題。只要表明提問的目的,就會比較容易提出更深入的問題,同時也將大幅提升問出好問題的機率。
除此之外,與「真正想做的事是什麼?」相似的問題,就是:「在辭世之前,你無論如何都想要完成的事情是什麼?」這個問題的重點,在於對終點的看法。
另一方面,人生在世雖難免一死,但大多數的人平時不會去思考死亡代表的意義。結果,越是想達成的目標,卻越容易埋沒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依舊難以實現。藉由這個問題,能提醒對方察覺到這一點。
由於這類提問是在真正想做的事之上,加進人生終點這個期限,因此具有一定的震撼效果,是個關係到本質的問題。也正因如此,在提問前,內心可能要有心理準備會演變成大問題。 

2.對於「工作意義」的提問

向許多經營者提問的過程中,我發現一件事,那就是工作成就越高的人,就越會認真思考工作的意義。
這裡所謂的意義,就是指自己從事的這份工作,對於社會有什麼樣的意義,以及一間企業除了獲利之外,能帶給社會什麼樣的價值與貢獻等等,是關於本質層面的問題。
看到這裡,有些讀者想必已經發現,所謂的意義與前面提到的真正想做的事與目的性,其實十分相近。因此或許可將其視為具有社會性的公眾目的。
這類有關目的與意義的問題,對於生活中受「have to」所限制的人來說,同樣能提示對方:「你原本真正想做的事是什麼?」它具有促使對方擺脫現狀,從更高、更深的層面思考的效果。
思考工作的意義,不只是經營者的專利,對於任何職業的人來說,都具有相當重大的含意。
以前,我曾經在前往京都出差時,遇到一位60幾歲的男性計程車司機。在與那位司機聊天時,對方提到:「希望能讓所有前來旅行的客人,都對京都留下美好的印象,所以我才會在這裡一直堅持下去。」這段話,讓我感受到這位司機與我眾多領航客戶之間的共同點。
「你的工作,能為社會做出什麼樣的貢獻?」能以自己的話語,明確回答這類問題的人,才能將自己的想法與願景擴散至周遭的人們,這也正是身為領導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正因如此,我會以不同的方式、數次詢問客戶:「貴公司的存在意義是什麼?」因為我知道,這類問題能加強經營者客戶在思考、談話上的深度,為企業經營帶來正面影響。 

3.對於對方某個「用詞的定義」提出問題

這也是用以探討本質的問題類別之一。如果對方談話時,有些經常提到的用詞,不妨進一步詢問:「可以詳細解釋一下,關於這個詞彙的用法嗎?」這個問題,有時能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啟發效果。
舉例來說,某企業的總經理在公司的經營理念中,時常提到「滿足客戶需求」的用詞。於是我會問對方:「您提到的『滿足客戶需求』,具體來說,指的是什麼樣的服務呢?」面對製造業相關企業的經營者,我也曾經詢問他們:「對你而言,這項產品具備什麼樣的意義?」對方可能會頓時發現,要解釋時常掛在嘴上的用詞,其實格外困難。
除此之外,一些時常聽到的用詞,在定義及用法上,也常因人而異。
例如,當被問到:「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總經理的工作,你覺得會是什麼?」每個人的答案可能都不盡相同。令人意外的是,能完整解釋自我用詞定義的人,其實比想像中還來得少。
各位讀到這裡,也請回想一下,自己在工作時,可能不假思索就脫口而出的用詞,例如業務目標或預算等等,到底包含了什麼意思,例如「業務目標的意義是什麼?」、「預算實際上代表什麼意思?」就連時常提到這幾個詞的業務部經理,在被問到這些問題時,可能一時之間也回答不出來吧。
我的某位客戶,之前就曾經表示:「被你這樣一問,我才發現自己也沒有仔細想過,就老是把目標掛在嘴邊,卻沒辦法明確解釋其中的意義,這樣怎麼能提振部屬的士氣呢?」
我個人不是演說方面的專家,但我認為,無論是演講或簡單的致詞,都必須充分理解每個字詞的含意,分享自己所能理解的內容。因為只有這麼做,才能確實傳達自己的想法。
對於自己所用的詞彙有足夠明確的定義後,說出口時的說服力就會截然不同。多留意平常可能會不假思索便脫口而出的話,藉由深入思考其定義,有助於提升領導管理方面的能力。 

4.對於「相反概念」的提問

關於談話的用詞,還有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重點。
如果對方時常提及某些用詞,可以進一步詢問與其相反的概念或是反義詞。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比較有可能成為探究本質的好問題。
舉例來說,某製造商的經營高層經常提到:「想製作出獨具個性、特別出眾的商品。」於是我詢問他:「那麼反過來說,雖然缺乏個性,但也能被多數人接受的,是什麼樣的商品?」
獨具個性的相反概念,就是缺乏個性。我會請對方一一舉出相反的商品特徵,在這個過程中,也會逐漸釐清理想的商品輪廓。
就像在考慮自己的職涯規畫時,為了找出真正想做的工作,以及有興趣的工作,通常會反過來先列出絕對不想做的、討厭的工作有哪些,也是基於同樣的道理。
因為從真正想做的、有興趣的工作開始思考,很可能會因為選擇太多,一時整理不出頭緒。但如果反過來,先考慮絕對不想做的、討厭的工作,就會發現變得格外容易且具體得多。只要依序列出討厭的選項,就會自然而然的突顯出自己喜歡的項目。
從相反的概念開始詢問,還有其他意想不到的效果。
舉例來說,面對想達成目標的人,可以嘗試詢問:「如果最後沒有達成目標,接下來你會做什麼?」、「如果沒有達到目標,你覺得之後會如何?」這麼一來,可以鼓勵對方從不同的角度檢視目標,並激發對方達成目標的動力。 

5.對方認為「理所當然」的觀念,你提出疑問

接下來要介紹的,也是關於探究本質的問題。
這類問題與詢問用詞定義有些相像,有時詢問一些看似理所當然的事,也會成為形成好問題的捷徑。
某些理所當然的觀念,對當事人來說,很可能是一個盲點,常容易因此失去深入思考的機會。正因如此,對這樣的觀念提出疑問,就有較高的機會成為好問題。
舉例來說,大企業的經營者大多會認為,員工人數眾多是理所當然的事。不過,如果有一天,公司辦公室裡沒有任何員工,那又會是什麼樣的光景?只有經營者一個人在的公司,當然無法順利完成現在的工作,但真的需要為某項任務成立專責單位嗎? 
「說到這個部分,以前是怎麼安排的?」
「嗯?以前嗎?」
「是啊,貴公司剛創立時,是怎麼安排工作的?」 
許多企業追本溯源,剛開始都是由創辦人單槍匹馬親自上陣。正因某個人在某個時候,腦中突然浮想「來創立一番新事業吧!」才會有企業的誕生。在那個時間點,自然也只有創辦人獨自一人。而在剛創業時,創業者即使只靠自己的力量,也想製造、販售的,是什麼樣的商品呢?
現在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人才與企業名號等種種資產,是累積多少努力,才擁有現在的價值?這類問題,能再次提醒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容易逐漸遺忘的重要初衷。
不過這類的「理所當然」,其實存在於所有5W1H中;例如,在訂購產品時,有關辦公室及工廠的地點,以及製作流程等等。各位不妨也試著從自己的周遭開始,尋找可以成為好問題的各種素材。(本文摘錄自《你問的問題,決定你是誰》第二章,大是文化出版)
書籍介紹
作者:粟津恭一郎
出版社: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9月
粟津恭一郎
高起(Coach A)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日本中央大學研究所戰略經營研究科客座教授。國際教練聯盟(ICF)專業認證教練。一般財團法人生涯學習開發財團認證專家教練。
出生於日本滋賀縣大津市。早稻田大學研究所亞洲太平洋研究科國際經營學專攻修畢。曾於Sony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事、經營戰略等職務,並派駐英國及德國。
其後於2004年加入高起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以大企業經營者及未來的領導者為諮商對象,以領航教練的身分活躍於高起。在領航諮商方面的經驗及客戶數,在日本可說是數一數二的。
 
延伸閱讀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