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測試一下自己的情商。
朋友圈中,有篇文章很熱門:《善良的人,運氣永遠不會差》。打開文章,第一句是:你把對方當成菩薩,他就是菩薩。你把對方當成魔鬼,他就是魔鬼。這句話有道理嗎?
如果有,道理何在?如果沒道理,又錯在哪裡?
這個問題直接關聯到我們的情商指數,關聯到我們對人性的基本認知。
大家來判析一下,我們這邊先講幾個故事。
曾國藩的「智慧」+關羽的「本事」
曾國藩老先生,聖人也。他在自己的日記裡,記述了一件事:
他訓練湘軍,與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開打。但由於現金流不是那麼順暢,士兵們餉銀的拖欠,是在所難免的。有一次,湘軍欠餉。有個叫黃勝林的鏢統就怒了:「喂,兄弟們,咱們這可是流血賣命呀!咱們命都不要了,他們還拖欠我們的餉銀,這叫什麼?這叫喝兵血!這仗還怎麼打啊!」
被黃勝林這麼帶頭一嚷嚷,全軍頓時鼓噪起來。曾國藩嚇壞了,急忙拆東牆補西牆,趕緊把人家的欠餉還上。此後黃勝林繼續在前線與太平軍廝殺,正殺得熱火朝天時,曾國藩突然告訴他一個好消息:「小黃,你很能打,我看好你,趕緊來大營,要替你升職加薪。」
黃勝林大喜,腳不沾地地飛奔而來。甫一到曾國藩大營,就被一群如狼似虎的清兵逮住綁起。這時見曾國藩笑眯眯地走過來:「小黃呀,上次是你帶頭鬧軍餉的,是不是?你知道你這是什麼性質的錯誤嗎?你這錯誤……總之老大了,左右推出,與吾斬首報來。」
可憐的黃勝林,就這樣被殺掉了。
後世的史家,無一人對此事評價半個字。雖說慈不掌兵,義不理財,但此事有點太陰損,未免太毒辣。史家擔心影響曾國藩的形象,所以避而不談。不談不妥當,該談還是要談的。就比如孔子的學生子貢曾經說過,聖人,也不是完美到一點毛病也沒有,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只不過是優點比別人更突出罷了。聖人的缺點,就好像是太陽黑子,黑子雖然是黑子,但仍然比別人身上的優點還要多,這才是聖人的原意。
但另一位聖人,與曾國藩風格完全相反。他求仁得仁,留下了比曾國藩更光彩奪目的不朽英名。
千里走單騎的武聖,關羽。
關羽,一世英名,卻因敗走麥城,而被宵小所執。
導致關羽敗亡的,是劉備劉玄德的小舅子:糜芳。
糜芳這個人,特點是顏值高,但沒本事。雖然沒本事,但他有個漂亮的妹妹,劉備喜而納之,就是史書中的糜夫人。所以,雖然糜芳什麼本事也沒有,但仍然受到劉備的寵信,被派去和關羽搭夥守護荊州。當時關羽北伐襄樊,天下震驚,糜芳和另一個叫傅士仁的,負責給關羽運送糧草,可是這個人實在太差勁,沒有完成任務。
關羽怒曰:「等吾回去後,饒不了你們兩個。」
聽到關羽的威脅,糜芳和傅士仁怕得要死,就乾脆投降了渡江來襲的東吳呂蒙。此舉導致關羽淪為孤軍,途窮奔走麥城,最終敗亡。
曾國藩可能是讀到了關羽與糜芳之間的這段故事,應該是這樣想的:嗯,關羽之死,就是因為太早地表明對糜芳的敵意,才導致糜芳叛變,所以等以後我要殺人時,一定要笑眯眯的,不能讓對方察覺……
哪怕曾國藩沒這麼想,但他真的這麼做了。誘殺鬧餉的黃勝林,可見他對人性的認知與解讀,有著自己的一套。
關羽,一世光明磊落的英雄。曾國藩,是距離我們最近的聖人。
這兩個人,做事時各有各的取捨。關羽頂天立地,千古流芳。曾國藩老辣歷練,沉穩隱忍。
孰高孰低,我們沒有能力做出評價,但,養天地正氣,法古今完人,這應該是我們的人生追求。同時兼具關羽的光明磊落,曾國藩的歷練沉穩,才是我們渴望的完美人格。怕就怕,沒有關羽的本事能力,又少了曾國藩的智慧。這時候的我們,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是不怎麼好混的。
曾國藩,也曾是個善良的人。初練湘軍時,他費了好大力氣弄了點錢,趕緊招兵。頓時家鄉父老紛紛來投。眾人來到,先排隊領工資,拿到工資狂吃一頓,吃完嘴一擦就跑了。
曾國藩笑道:「跑了人跑不了廟。來人呀,跟我去把那些逃兵,按花名冊統統抓回來。」
部下報告道:「大人,抓不回來的,一個也抓不回來。」
曾國藩問:「為啥抓不回來?」
部下道:「大人,那些報名當兵的,來時真的滿腔熱血,可突然間發現大人你心眼不夠用,於是大家就全都報了假名字。」
曾國藩:「為什麼要報假名字?」
部下:「大人,你到底有多傻?報了假名字,騙了你的餉銀逃走,你就再也找不到他們了。名字籍貫全都是假的,你說你去哪兒逮他們?」
當時曾國藩就崩潰了,原來人性是不確定的,會因時而變。面對智者,知道騙不過去,就會表現出光明磊落的一面,成為英雄。面對憨瓜,知道你蠢萌無極限,就會成為騙子。不怪人家,這麼蠢的憨瓜,不騙死你,豈不辜負了這月白風清美好人生?見多了類似的事,於是曾國藩迅速成熟,成了洞悉人心人性的大師。
人性中總有正反兩面
經歷了曾國藩呆萌成長的故事,我們終於可以回答本文開頭的問題了。
《善良的人,運氣永遠不會差》的文章開頭說:你把對方當成菩薩,他就是菩薩。你把對方當成魔鬼,他就是魔鬼。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
這句話,嚴重曲解了人性,屬於對智慧一知半解、望文生義、生吞活剝的學渣體。其實我們根本不需要舉什麼例子,單以邏輯推理,就能夠弄明白。你把對方當成菩薩,他就是菩薩。你把對方當成魔鬼,他就是魔鬼。假如這話是對的,我們就應該打開監獄大門,把殺人犯、強姦犯和變態狂統統放出來,並熱情與他們擁抱。
當然,監獄中的變態虐殺犯,也不是就毫無悔恨之心,但在他們準備好向這個世界呈現柔和一面之前,我們更需要的是等待,而不是擁抱對方。
這麼一說,大家就能夠醒過神來了。對人性的隔膜與無知,任何時候都不是智慧。只有洞知人性,才會真切地意識到,人性中,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不太好的一面。我們需要智慧,努力把每個人心中的善激發出來。我們更應該對愚蠢抱有恐懼,因為愚蠢會激發對方心裡強烈的惡念。
再說曾國藩誘殺黃勝林之事,你不得不欽服他,曾國藩這人,實乃不世出的偉大智者。他知道如果在黃勝林鬧餉之初,就出言威脅或是直接懲罰,那就有可能激起兵變,他太瞭解人心了,所以他選擇了隱忍。
這種對人性敏感性的洞察,以及在洞知人性時所採取的謹慎態度,就是我們經常說起的情商(EQ)。
什麼叫情商?任何時候,我們都不可以為對方的人性弱點而買單。任何時候都不要。這就是情商。
每個人心中,都有善良的一面。而且成為一個善者的意願都是空前的強烈。這是真的,一點也不假。但是,人又是極端情緒化的。不良的情緒,始終與我們的初心爭奪對我們的控制。所以人的善被激發,就會成為頂天立地的英雄。但這需要超高的情商,需要對自我情緒與對方情緒的掌控能力。
情商高的人,任何時候都不會放棄信任對方心裡的善。但同時,任何時候也不敢放鬆對其心中惡欲的警惕。
以溫和的態度、平靜的內心、微笑的面容、關注的眼神,信任對方,鼓勵對方,不毫無理由地懷疑人,把對方當騙子,當然也不會毫無理由地把對方當菩薩。
你不信任對方,激起對方心中的惡,就必須要以自己的人生,為對方人性的缺陷買單。你毫無理由地把對方當菩薩,暴露出自家智商的短板,後果也是一樣的嚴重。
情商也是智商。智商是對這個世界及抽象法則的認知。情商則是對人性的洞察與掌握。
最近有本書叫《給孩子看的量子力學》,這本書一開始就說得清清楚楚:世界是不確定的。連物質世界都不確定,我們又何來膽氣預判人心?世界是不確定的,人心是不可測量的。有智慧的人絕不說大話,情商高的人會因心緒調整方策。在這個充滿溫情同樣也充滿冰冷的世界上,你掌握多少人性,獲得多高的情商,就獲得多少溫暖,獲得多少自由。
你要知道,人的心是極脆弱、極敏感的,把他當成菩薩是不妥當的,把他當成惡魔也是純粹發神經。他就是個可以表現出偉岸人格的普通人,努力嘗試,但要知道,最後的結果只是個概率,切勿求一個固化不移的結果。
平靜地對待別人,溫和地對待自己。對方的心是脆弱的,敏感的,我們也同樣。甚至許多時候,我們比對方表現得更脆弱,比對方更敏感。對方一個無意的舉動,都有可能引發我們心裡的不快。但我們的大腦會欺騙我們,會把我們自己的不良情緒,扭曲為對方人品有問題,除非我們時刻警惕自我,才有可能避免在傷害別人的同時,也對我們自己的智商造成嚴重殺傷。
這世界並沒有那麼極端,關羽的時代、曾國藩的時代,那充滿血腥的殺戮早已過去。世界已經不是那麼極端了,平和的時代,對我們的智力提出更多的挑戰。任何一種固化的思維,或是極端的認知,都會影響到我們的判斷力。我們不要讓自己成為職場上死得冤乎枉哉的黃勝林,也沒必要讓自己的性格趨向極端。溫和,溫和,任何時候溫和都會讓我們保持清醒。
有時候我們被冒犯了,也許是對方無心。有時候我們受惠了,或許是對方的無意。永遠要感激那些惠及我們的人,但對任何形式的冒犯或蔑視,都要抱以平和之心。當我們心靈承受煎熬時,對方多半也同樣。最重要的是,這種心靈煎熬是完全不必要的,是可以消除的。
記住吧,情商是我們對自己及他人情緒的認知與掌控,慢慢學習讓自己呈現最美好的一面,也努力讓對方呈現出足夠的善良。這有個過程,一切取決於我們對人性的認知。認知明晰,心境就明晰。反之,任何形式的武斷蠢萌,只是標誌著我們學習的開始,而不是結束。(本文摘錄自《
我不過低配的人生》第三章,高寶書版出版)
書籍介紹
作者:霧滿攔江
出版社:高寶書販
出版日期:2017年9月
霧滿攔江
著名作家,「心學講武堂」創始人,幽默寫史領軍人物。他寫歷史、職場,也寫百態人情。其人特立獨行、學識頗豐,其文辛辣生猛,犀利幽默,讀之可以下酒。代表作有《神奇聖人王陽明》《別笑,這是大清正史》《民國就是這麼生猛》《推背圖中的歷史》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