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把截止期限視覺化,擊敗拖延、提高工作效率

SmartM/周永堂
2017-11-27
把截止期限視覺化,擊敗拖延、提高工作效率
圖片來源 : FunkyFocus
面對堆積如山的工作,人不免會產生強烈惰性,特別當工作蔓延到休假時間,失去自由的感覺更是讓人意志消沉。Success網站針對這個問題,提供讀者三步驟建立高效率工作習慣,成功擺脫懶惰蟲。

瞭解懶惰成因 ─ Parkinson‘s Law

英國歷史、政治學者 Cyril Parkinson 曾提出知名的帕金森定理,對「懶惰」的成因有獨到的解釋。帕金森發現當官僚體制被給予一項任務,完成任務的時限越長,處理的效率就越差;若時限越短,處理的速度也隨之大幅提升。
懶惰的成因有百百種,單純的畏懼或偷懶都是其中之一,根據人類學在演化上的解釋,懶惰是物種以持續生存的主要原因。帕金森定理同時指出生理上我們會傾向將精力花在「生死危及」的時刻,而在其他時候會較為放鬆,因此人才會有拖延、迴避、找藉口等舉止。
而當時限就在眼前,「生死危及」的時刻將迫使生理迅速做出反應,因為你知道錯過這件事將會造成許多惡果。依據這項生理上的自然反應,透過完善建立截止期限的方式將可以有效改善,將工作適當分配於每段時間中,做最高效率的應用。

第一步:養成設立截止期限的習慣

養成設立截止期限的習慣,對時間掌控做適當的分割,如此一來將會迫使人們因應自身的工作習性重組任務。過於龐大和久遠的目標會給予人們安逸的錯覺,但一再拖延往往最後夜長夢多。面對這樣的狀況,應先將主要任務作切割,並對每一個次任務都設立對應之截止期限。
這個動作不只能在時間掌控上更為謹慎,同時也會帶來高效率,減少工作累積在一整天的疲憊感與低效率。一般而言,工作能於上班時間內完成將產生最大的效率,而工作切割也應以此作為準則,將工作分割成可負擔的數份目標,並一一擊破。

第二步:利用視覺化強調沒達成的後果

既使用盡千方百計,人還是不免因各種因素而會偷懶,將本應完成的任務拖延過期限,使得後面的計畫頓時大亂。最簡單的解決這件事的方法便是要強調沒達成後產生的惡果,並且盡可能利用視覺化的方式呈現,反覆刺激、提醒自己。
試想因為拖延而加班所產生的蝴蝶效應:帶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將沒有辦法陪伴家人,沒辦法為自己烹調愛吃的食物,沒辦法處理手邊的副業(Side Project)等,而這一切都肇因於工作時間的拖延與懶散。
為了時時提醒自己,視覺化時限的重要性與往後的行程將能大大激勵自己在時限中完成任務。舉例來說,將今日所要做的所有事項錄在便利貼,貼在電腦上,每次工作時都會看到堆積如山的辦事項,腦中自然會浮現這一切如果沒完成所產生的後續問題,而效率也會更為優異;又或者可以將這些可能的「惡果」描繪或書寫出來,放置在自己工作較易觸及到的物品上,如電腦與手機桌布、桌墊旁、牆壁上等。

第三步:依經驗法則建立合理之截止期限

當人們意識到自己的懶散,不外乎是因為以下兩種原因:其一為希望減少浪費時間,如此將有多餘時間能做更多事情。其二是減少拖延的壓力與罪惡感。然而,在最初應用以上方法時,我們往往會因好高騖遠或缺乏自知之明而設立了難以攻克的高塔,反而造成更大壓力而加重了拖延的情況。
截止期限的重點並不是與時間競爭,而是適當分配以減少壓力與時間的浪費。行為經濟學家 Dan Ariely 曾對截止期限的效用做研究,發現當人們有自己設立截止期限的權力時,往往很難做最佳化的設立。
每個人的工作習性與效率本來就不同,應當利用經驗法則對自己建立合理的截止期限。若平常這個任務大概需要六個小時完工,不要試著去將時間縮短成五小時,而是將這六小時做最妥善的安排並且阻斷一切延長的可能。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