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需要腦力激盪、策畫新授課內容或初稿草稿時,都會從趴在地板上開始。
我還在波士頓大學讀書的時候,曾上過有關創造力激發的課程。某天,那位老師請我們回想自己最有靈感的時候。老師要我們回想過去整個人變得非常專注,然後不自覺地創造出新作品的經驗。他說,這樣的狀態就叫心流狀態。
那時,我回想起自己高中學習美術的過往。我總是從早到深夜都窩在家裡,拚命用炭筆、鉛筆及粉彩練習肖像畫技法,一晃眼就是好幾個小時。那段時光真的非常開心。
接著老師又說:「請再回想一下,當自己處於創造力充沛的狀態時,是以什麼樣的裝扮和姿勢進行的。」一開始我困惑了一下,但之後老師的要求讓我更為驚訝。「現在,請你們擺出和那時候一樣的姿勢。」環顧四周,所有同學都開始一一擺出自己的創造力姿勢。有人站起來,有人挺腰坐正,還有人開始在教室來回走動。除此之外,有些人開始把頭靠在桌邊低頭,手像是在寫什麼一樣地動作著。
這時我才察覺到老師是認真地提出這些要求,所以急著回想起專注在繪畫上的自己,接著拉開椅子趴在地板上,然後像當初畫素描一樣,用手肘支撐自己的上半身。
「創造力」取決於內心狀態
究竟講師叫我們擺姿勢的意義為何?他解釋「創造力並非特定族群才有的『才能』或『個性』。它是一種內心狀態,而且為了進入這種狀態,必須透過某種協助才行。」現在我們正藉由重現進入創造狀態時的姿勢,幫助自己喚起當時的記憶,進而開啟心裡的「創造力之門」。
「重現那時的姿勢,就像是一把心理鑰匙,幫自己打開前往創造力的門。」老師的這番話,讓我之後遇到瓶頸時,都會回想並擺出當時畫畫的姿勢,試著重新啟動整個思考迴路,再重新面對現在正著手的工作內容。
實際上,自從開始擺出這個能發揮我創造力的姿勢後,我的身體確實感受到老師所說的心理鑰匙為何。雖然趴在地板上一點都不讓人興奮(這間教室的地板最後一次被打掃是什麼時候?)不過心情立刻變得自由無束縛,各種靈感紛紛湧上心頭。最重要的是,似乎已確實做好了面對工作的準備。
決定「招牌姿勢」,提升工作成效
即使已經過了十幾年,我對這堂課依舊印象深刻。最大的原因,就是這個方法「確實有效」。雖然這個姿勢並不舒服(有時背跟脖子會很痛),不過「趴在地板上」已經變成我開啟「創造力」的「必行方法」。當我需要腦力激盪、策畫新授課內容或是寫初稿草稿時,都會從趴在地板上開始。先把筆電放一旁,拿著筆重回以前的「手寫狀態」。像過去學畫一樣,在大大的白紙上拿著麥克筆寫些東西。當然,製作簡報、評學生成績或編輯作業等事情都可以在桌上進行,也能用筆電完成。不過,若是需要激發創意點子的時候,我的身體就會想趴在地板上,渴望那個能盡情伸展的姿勢。
我們總以為,只要用「提出幹勁」這種心態面對所有事,就可以令自己完成所有必做事項,就能提高生產力。但是,真正能完成事物的心態,會依我們想完成的事情內容而有所改變。像是「製作詳細報告或計算分析數據」與「寫詩或慢慢思考複雜問題」,這兩件事的必要心態就截然不同。前者需要「屏除一切雜念」的心態,後者則是需要「讓思考自由發揮,整個人十分放鬆」的心態。同理可證,以各種點子想像公司未來展望時需要的「抽象思考心態」,在確實打造事業基礎時是完全排不上用場的,因為這時需要的是「具體思考心態」。
感覺到自己「提不起勁,什麼事情都不想做」的理由五花八門,其中也有無法輕易解決的問題存在。可是,如果問題癥結在於想完成的事和心態不合上的話,是可以解決的。解決方法並非責怪自己「事情永遠做不快」,而是改變自己的身體姿勢和物理環境,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心理學家稱這現象為「體現認知」,意指認知受身體狀態或動作影響,身體姿勢等「特定體感」會創造出特定心態。
伸展身體,自信心就回到你身上
或許有些人已經聽過這個最為人所知的「體現認知」例子,它是由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副教授艾美.柯蒂進行的「高權力姿勢」研究。其研究指出,只要擺出「站立時雙手向上伸直」以及「把腳放桌上、背貼椅背坐滿」等能伸展身體的姿勢,就能將「無力感」轉變成「自信」。這股自信也能把即將登台時感受到的壓力,轉變成完美表現的動力。
某個研究中,柯蒂跟同屬哈佛大學的研究夥伴們一起對受試者下指示:「工作面試開始前幾分鐘,請試著擺出幾個能伸展身體的姿勢(高權力姿勢),或是跟伸展無關的靜態姿勢。」結果,擺出高權力姿勢的受試者表示自己感覺充滿力量,進行面試的雇主也回應「覺得擺出高權力姿勢的人比擺靜態姿勢的更有能力,雇用的可能性較高」。另外,生理學上代表自信程度的睪固酮(一種男性賀爾蒙)的含量也增加了,而且此現象不分男女。產生自信的「最佳姿勢」依文化有所不同。「把腳放在桌上」的姿勢較適合美國,是極有效的高權力姿勢其中一種;「抬頭挺胸站直」或「挺胸坐正」的姿勢在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比較有效。
柯蒂的研究甚至發現,使用手機等手掌大小般的機器工作時,會因為姿勢大多蜷曲無法伸展,讓自己越來越沒自信,用大螢幕電腦工作時反而工作效率比較好。這現象應該是因為使用者的姿勢變得較為開放造成的。
「身體姿勢」是身體影響精神的一種方式,另一種「體現認知」則和物理空間感相關,它會影響你身體的受限程度,也會依據你的視野改變。
例如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商學院進行的團體研究證實「天花板越高,越能誘發各種抽象且具創造性的思考與想法」,同時「在較為封閉的空間裡,能使人的思考變得較具體、縝密。」不論是外出散步,或是在挑高空間裡都具同樣效果。
「寬闊空間」不僅能協助我們轉變為思考重要事項的心態,並且幫助我們構思新點子。相反地,只要採取關上窗戶或是戴起耳機等簡單行動,就能讓我們切換成提高專注力的心態。
這小小的行為就像毛毛蟲結繭一樣,從物理層面隔絕一切「會分心的因子」,讓自己更能專注。
運用「體現認知」改變心態、提升效率
運用「體現認知」後,無論在何種情況下都能幫助自己切換到提升效率的心態中。在文章一開始,我提及的大學時代經驗就是一例,大家可以照著試試看。專注力、精力、協調性和創造力等,不管你的「理想心態」是什麼,只要你知道自己有「特定工作模式」可幫助自己進入那個狀態,就試著回想過去曾進入該心態的經驗。然後,判斷一下自己是否能重現記憶中的那個狀態。研究指出,除了姿勢外,其他因素也能成為切換關鍵,像是氣味跟聲音都會是進入高效率狀態的開關,讓我們的表現得以更傑出。有時即使我們無法完整重現過去的經驗,但光是回想起這個經驗就足以幫助我們切換心態。
受到創造課老師跟「體現認知」研究結果的啟發,我將部分相關技巧運用在我的課堂或工作坊上,樂於嘗試各種姿勢、改變可自己更動的部分工作環境等。
許多在舊式辦公環境下工作的學生常利用名為「Coffitivity.com」的網站,這個網站播放著在咖啡廳裡錄下的環境音。其實,咖啡廳即是能提升效率的「物理空間」。有研究支持這個論點,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研究證實,咖啡廳或下午茶坊裡的環境音有助提升創造力,增加工作效率。
我也很愛運用音樂,尤其在工作超多時我會放爵士樂和電子舞曲,光是播放清單就有好幾個。寫書時也一定會放這些音樂來聽。因為放音樂可以幫助我切換成「工作模式」。
以上說的這些方法,其實並不適用於「提升所有工作的效率」。它們不會減少待辦事項數量,也不具任何能打破靈感困境的保證,更不能把現在的工作環境轉變成「夢幻職場」。不過,這些方法都是經過科學證實,能輕易套用在自己身上的方案範例。是自己能實行的「微小變化」,幫助自己更輕易發揮「各種能力」。
不管應做事項是什麼,我們都會在心裡的某個角落想著一定要完成它。而且,我們都知道該怎麼做才對。
書籍介紹
作者:凱莉・麥高尼格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
凱莉・麥高尼格(Kelly McGonigal)
史丹佛大學健康心理學家。在波士頓大學拿到心理系及大眾傳播系學位後,於史丹佛大學取得心理學博士學位。2010年獲《富比士》雜誌選為「20位最啟發人心的女性推特作者」,曾獲得史丹佛大學最高榮譽教學獎(Walter J. Gores Award)。
作者身為心理科學界的權威領袖,致力將心理學、腦神經科學、醫學的最新研究,延伸成實用的人生建議,達到健康、快樂與個人成功的目標,因而受到大眾注目與支持。
2012年出版《輕鬆駕馭意志力》,以其輕鬆且富有深度的討論,熱銷全球三十多國,日文版大賣60萬本,為2013年日本最暢銷商業作品,也是台灣的年度暢銷書。2013年的TED演講〈如何讓壓力成為你的朋友〉更是顛覆大眾對於壓力的負面認知,超過1400萬次的點閱傳播率,感染力十足。著有:《輕鬆駕馭意志力》《輕鬆駕馭壓力》等作品(以上皆由先覺出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