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 此文摘自杜爾特公司資深副總裁派蒂・桑歇斯在《火炬效應》書中的自序。他教導數百位領導人如何成為更有同理心、有效率的溝通者,並與將二十五年來擔任溝通者的經驗去蕪存菁,濃縮於《火炬效應》中。
南西的長處在於能洞悉未來,而我的天份則是從另一人的角度看事情。我很容易察覺到他人的感受,但是把觀察到的現象轉變成能引人共鳴的想法,則是靠多年經驗才鍛鍊出的本領。
我的工作是協助企業把產品講述給客戶、合作夥伴、投資人等各方人士聽,而其中的規則很單純:在對的時間,將對的訊息傳達給對的人。通常以下規則很有用:高品質的內容可帶來高品質的思維,再轉化為高品質的銷售。但有時候即使產品好、訊息清楚,受眾看起來也是很適當的對象,行銷宣傳仍慘遭滑鐵盧。
有時產品雖創意十足又切合時宜,仍無法在市場上獲得任何支持。人不喜歡改變,就算某個良好的概念獲得大量創意與金錢投入,最後仍可能一敗塗地。這種情況會發生在公司內部的提議。平時有理性的好人,甚至會使出強烈手段,壓制某個想法,只因為這想法可能會撼動他們熟悉的世界。
聰明的領導者若魯莽行事,沒能好好規畫在重要會議上如何溝通,都可能引發混亂,因為他們沒考慮到別人會如何解讀。
我觀察過人對種種變動的反應,從中學到一個教訓:要提出新觀念很容易,要別人真心接受卻很難。我漸漸相信,要知道往哪裡前進很重要,但解釋為何與如何前進更重要。對多數人來說,改變總令人膽怯。因此領導者要說明如何從眼前走到目的地,及如何再回到原點,說的時候要清晰、有說服力,更要具備同理心。南西與我在撰寫這本書時,公司正好在進行內部組織重整。這變動幾乎波及每個角色,當然也引發一些不快。麻煩的是,我們此時業務量大增。絕大多數的員工認為,如果公司沒什麼問題,為什麼需要改變?
南西告訴我她對杜爾特公司的未來願景時,我從不同角度,思考員工會做何反應。我想他們會覺得,我們把新理想強加到他們身上,大大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我問問自己,我們究竟該怎麼講述、怎麼表現、怎麼做,才能讓轉型與創新不可怕,而且令人期待。
這本書的概念已經過實際測試。我們把這些模式應用在自己公司時,我看見南西的觀點變了,因為她開始能透過員工與客戶的眼光,把事情看得更清楚。我們一起找到溝通的共同模式,幫助我們(與讀者)的團隊探索未知領域,充滿信心,往未來邁進。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