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15分鐘,幫大腦找回專注
SmartM/陳建銘
2018-04-13
掌握身體的主導權,發現大腦運作的高峰低谷,有助於每一位職場工作者隨時隨地重新補充能量。
《Inc.》雜誌專欄作家Thomas Oppong分享了一些值得在生活中遵行的方法,讓陷入工作低潮的心靈可以迅速走向新的高峰。這些方法可能只需要15分鐘,甚至更少,卻可以讓一天過得更好。
1.完成一項例行任務
大部分的職場工作者都需要一套架構,讓工作更有效率。就像在學時期曾經制定的課表,交給身體記住一些日常的、瑣碎的任務——早起時睡眼惺忪,仍舊可以不經意間刷牙洗臉——讓大腦可以全神貫注在真正重要的目標吧。
「紀律」,是這項規律的名字。創意和靈感並不意味著朝九晚五的工作,卻也不應該期待繆思女神隨時隨地造訪。有些創作者的故事耳熟能詳:作家村上春樹每天定期跑步、譯者陳蘊潔每天中午定期游泳一小時⋯⋯沒有絕對正確的標準紀律,但是有一樣共通的結果:紀律的力量,讓最偉大的作品和工作得以實現。因此建立一項習慣,並每天堅持下去吧!
2.做一件你喜歡的小事
投資時間在喜歡的事物上,其實就是讓心靈從日常中解放。在邁向目標的過程中,不需要擔心截止時間,也不需要煩惱遊戲規則,只有一趟富足充實的精神之旅。
不論是寫作、攝影還是園藝,一項值得花費時間投入的嗜好和目標,對於大腦而言,簡直就像是無線充電,隨時隨地都精力充沛。從今天開始,做一項喜歡的事吧,也許只要幾分鐘;或者完成一項承諾,明天繼續執行。
自由軟體和開源軟體運動的提倡者、web2.0的提出者Tim O’Reilly曾說:追求有意義的事物,儘管失敗,世界也會因為你的嘗試而變得更好。
3.有意識地散步、小睡片刻
活躍的思考有助於大腦中的alpha波持續產生,這有助於觸發新的想法。加州大學的Jonathan Schooler教授研究腦波活動的規律:他發現,做一些與坐在辦公桌上不同的東西可以讓這些無意識的想法得以實現。
有意識地分散注意力,走到茶水間含口水發出「咕嚕咕嚕」的漱口水聲、敲擊碗盤隨意的演奏打擊樂、行經綠意環繞的花園或步道,令注意力迅速恢復敏銳;在休息時間到無人處的座椅小睡片刻,血清素會提升到令人驚訝的水平。
音樂家貝多芬、柴可夫斯基都堅信每日步行2小時有助於更好的演奏音樂!
4.吸收、欣賞業界作品,啟發靈感
大腦越用越精進,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大腦儘管與常人無異,科學家測試發現愛因斯坦思考時特別活躍,這或許是他能夠發想出常人難以理解的時空觀念的緣由。要讓大腦內部的神經元不斷產生連結,可以從身體和思考兩處著手。
體育鍛鍊提高了大腦的神經產生比率、心理鍛鍊則提升神經元之間連接的速率和生存的時間。這代表著不論是身體還是心靈的訓練,都應該要複雜、精密而且堅持長久的時間。
其中又以學習新事物讓大腦提升最多神經元的連接。不間斷地閱讀和思考經典之作,藴意深遠的作品深具啟發性,除了有效的鍛鍊心靈,也能在生活中給予靈感。
延伸閱讀
參考資料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