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丁菱娟:受比施更需要學習

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丁菱娟
2018-06-26
丁菱娟:受比施更需要學習
圖片來源 : pixabay
從我有記憶以來,聽到及學習到的大部分的人都跟我說,「施比受有福」。的確,這句話也帶給我很多的體會和力量,讓我在行有餘力的時候願意付出、願意給予,並且享受自己是個施予者的角色,覺得自己是個有能力的人。直到有一次,一位朋友想請我吃頓飯,我搶著付了錢之後,令他耿耿於懷,我的另一位朋友跟我提醒,其實我現在應該要學習的是「接受」,我才恍然大悟。
老實說,「施與給」一點都不難,而且是人之本性。因為「施」讓你得到名聲,還有自我的成就感,彰顯你這個人的高高在上,所以一點都不偉大。但是收受的人無論貴賤,若能怡然自得,不覺得委屈,不覺得矮人一截才是一種自信的修養,尤其是朋友間的關懷或幫忙。
人在越來越有錢或越有能力之後,為了彰顯自己的氣度與能力,往往容易當起老大哥或老大姐,時間久了之後,你習慣了那個照顧者的角色,大家也都簇擁著你,雖然你有時覺得累,但大部分還是蠻享受這種被需要的感覺。於是你越來越不習慣接受,從施到受的角色令你不安,令你覺得低人一等。這其實就是一種驕傲。
一位新婚不久的同事每個星期都得跟先生回婆家吃飯,由於婆婆喜歡做菜也想節省兒子媳婦的時間,總是在吃完飯之後順便打包了一堆食物讓小倆口帶回去。但是偏偏我這位同事不喜歡吃剩菜剩飯,總是嫌惡婆婆這樣的舉動,每次婆婆在打包的時候都面露不悅,先生卡在中間也很為難,要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於是後來就盡量少回家,婆媳關係無形中變得惡化。我勸我的同事,學著接受吧,畢竟婆婆是一番好意,真是不想吃也不要在她面前顯露出來。可是她卻堅持,若是拿了,豈不是變相鼓勵婆婆越做越多,回去還不是倒垃圾桶。有理,但是偏偏人與人相處,卻不是理字就可以走天下。
商業周刊有一期寫到鋼鐵人醫生許超彥的故事,一場意外讓他的人生從100分跌到負分,當吃喝拉撒都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他從自責、抗拒、生氣、無助到後來很平常心的接受妻子的扶持,等於給自己和妻子一個釋懷的機會,當然他自己也很努力的學習獨立。當自己是強者的時候,因為自尊、因為驕傲,你不曾想過接受別人的給予或付出。但是學習示弱,學習接受這個過程卻是很重要的課題,它讓你身邊的人有機會回饋,有機會報答你。
不要老是當強者,高高興興地接受別人對你的善意與付出,是多麼智慧的擁抱啊!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