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社群人脈學】更多關於職場人脈的應用和技巧,6/9前早鳥優惠!→影音+音頻+活動
編按: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超人氣演說家賽門.西奈克根據他破1.5億瀏覽的影片「千禧世代在職場上出了什麼問題」,在《最後吃,才是真領導》書中全新增訂跨世代溝通章節與附錄,充分說明領導者該如何打造安全圈,與年輕世代成功激發合作戰力!
面臨千禧世代在職場的問題,公司能做什麼?
本書提出一個領導、建立信任、激勵人們相互照顧及支持彼此的理念與策略。實際上,這些大多是不錯、一般的領導概念,能幫助組織中的每一個人成長!
▎禁止把手機帶進會議室
在工作上,我們彼此的每一次互動就是一次人際關係的連結機會,藉著把握每一次的人際互動機會,我們就可以漸漸地建立起信任關係。
不論是談工作,聊彼此的週末做了些什麼⋯⋯,甚至只是一起安靜地坐著⋯⋯,這些小事都大有幫助。
公司只消規定,禁止把手機帶進會議室,假以時日,就能開始感覺到員工之間的關係有所改善。
▎鼓勵在紙上作筆記,而非在電腦上
根據《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的一篇研究顯示,在紙上作筆記的人在處理與記住資訊方面有比較好的表現。
使用電腦作筆記或許可以記錄更多的資料,但那些在紙上作筆記的人被迫必須分辨哪些資訊比較重要,這項可以學習及運用的技巧對於思辨能力及決策能力有明顯的影響。
▎教導領導技巧
某次造訪一家大型銀行時,我詢問他們是否有領導力訓練課程,銀行經理人興奮地回答:「我們有」。
當我進一步詢問上的是什麼課程時,他們說是教導法遵(compliance)的課程,那不是領導訓練,那只是教導如何遵守法令而已。
你不教導員工如何領導,如何能期望他們展現領導力?
我知道最優秀的公司全都有培育領導力的堅實課程,包括有效解決問題、積極傾聽、溝通等等人際互動技巧。
▎教導如何提供與接收回饋意見
許多千禧世代在職場時說他們想要更多的反饋意見,但實際上,我發現,他們想要的似乎是更多肯定的意見,也就是說,當他們有好表現時,可以獲得肯定。
實際情況是,有太多千禧世代不擅於接受負面意見。提供與接收回饋意見是可以學習及運用的技巧。
接收回饋意見時不只是要求要有更多的回饋意見,更重要的是學習接收正面與負面的回饋意見,懂得如何根據回饋意見,採取行動。
舉例而言,我們公司發展出360度評量制度,團隊裡的每個人每年進行一次自我評量,寫出自認為最優秀的三項長處,或是改進最多的部分;同時,也寫出自認為最明顯的三項缺點,或是認為自己最需要成長的領域。
所有人的自我評量彙總成一份文件,發給所有團隊成員,接著,花半天或一整天(視團隊規模而定),大家一起討論。
每個人首先唸出自己的缺點,其他人可以對這份清單增加項目,或是提出看法,此時,這個人不可以說話,不可以為辯護或提出藉口,只能聆聽。
接著,這個人唸出自己的優點,同樣地,其他人可以對這份清單增加項目,或是提出看法,這個人只能聆聽。
在這共同檢討會議中,我們最多只允許當事人釐清疑問,當出現任何允許範圍之外的言論時,主持人必須立刻制止。
這是非常棒的一種體驗,我的團隊中最資淺的成員利用這個機會告訴我,我的哪些言行令她感到沮喪,這讓我眼界大開,另一方面,因為她得到了權力,感覺到她的心聲被聽見。
我們並沒有把這個流程當作正式評量的工具,而是幫助大家成長的工具。我們也會每週一小時或兩週進行一次較小規模的教練會議,根據我們在年度評量檢討會議中獲得的資訊與了解,教導彼此,幫助彼此改進與成長。
▎善加利用千禧世代員工
千禧世代的生長環境帶給他們許多獨特的技能與觀點,公司如果善加利用,將可以因此獲益。
舉例而言,千禧世代在社群媒體上長大,他們的整個生活都是在社群媒體上策展他們的個人品牌,因此,他們直覺上了解如何打造與行銷品牌,公司應該善加利用他們的這項技能!
別再抱怨千禧世代員工不現身工作或工作不投入了,用他們來評估你這個領導人的表現,或是評估公司正在形成怎樣的文化。
例如,老一輩的工作者其實未必會更投入工作(有研究資料支持這點),他們只是比較擅長偽裝;當感覺對工作沒幹勁、不感興趣或不滿意時,千禧世代較願意、也較有勇氣說出口,這是用以評估員工感覺的更準確的指標。
如果能提供一些東西有效激勵他們投入或堅持下去,千禧世代會完全投入工作更久的時間。
生長在及時行樂的世界有壞處,也有好處。
相較於老一輩,千禧世代對於改變更為自在,也較快做出調整。
我很驚訝有許多千禧世代非常自在地辭掉工作,當個自由業者,或加入新創事業,或自己創業。我遇過很多千禧世代還沒找到下一個工作就先辭掉不喜歡的工作,我從未見過更老的一輩這麼做,更老的一輩似乎偏好穩定,不喜歡不確定性。
所以,如果公司有個必須作出快速轉變、快速決策、或涉及較高風險的專案計畫或事業機會,把它交給千禧世代員工吧,讓老一輩的員工以經驗和訣竅在後面支援他們。
千禧世代承認,他們不太會建立深厚、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但擅於創造第一印象,他們擅於在一開始的互動中讓人留下深刻印象。雖然他們可能沒那麼有自信,但他們擅於在外表上散發信心,這對社交或銷售工作有幫助。
因此,公司可以考慮把他們擺在前線銷售職務上,讓有經驗的員工支援他們,幫助他們和潛在客戶建立更深入的關係。這些做法有助於建立更均衡的團隊動能,也讓兩個世代的員工相互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