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新書搶先看》遠離!傷人傷己的情緒風暴:3步驟!修復「關係裂痕」,覺察「內在自我」,暖心醫師的情緒管理SOP,讓你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水島廣子
2019-07-20
新書搶先看》遠離!傷人傷己的情緒風暴:3步驟!修復「關係裂痕」,覺察「內在自我」,暖心醫師的情緒管理SOP,讓你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

面對「焦慮」的基本功

採取行動,能使憂心變安心
焦慮分為「可消除的焦慮」與「只能默默承受的焦慮」。

何謂「可消除的焦慮」?

例如第一次約會,很令人焦慮吧。不過,如果有一個與對方長年相識的人,告訴我們:「這人很實在,沒問題的」、「他為人直爽,喜歡和人聊天,而且很有涵養,不會隨便批評人,你可以放心。」對我們而言,就能在相當程度上減輕「要是那人怪怪的,該怎麼辦」的焦慮。此外,到新環境上班也讓人相當焦慮。此時,若能直接聽聽已在那裡工作的人的意見,就能比完全一無所知來得安心多了。

這麼一來,「未知」就變成「已知」了。在毫無所悉的狀態(未知)之下,「未確保安全」的警報便會嗡嗡作響,但是,在某個程度的了解狀態(已知)下,警報就不會那樣急呼呼了。

因此,「 聽取別人的意見」、「實際到場看看」等,都是消除焦慮的有效手段。這麼做,不僅能夠緩和焦慮的情緒,也算充分發揮了焦慮的原始功能。

焦慮本來就是保護我們人身安全的一種情緒。現實生活中,的確有見面後陷入約會暴力,或是上班後發現該公司是間黑心企業的例子。因此,這種為減輕焦慮所做的調查,可說是在進行「啊,原來並不是那種危險人物(地方)」的安全確認。

何謂「只能默默承受的焦慮」?

話雖如此,換到一個新地方,進入一間新學校等,即便事先查得再仔細,有時還是會因為當場碰到的人和狀況,讓心中生起「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的焦慮。這種焦慮,就是「只能默默承受的焦慮」。

到一個新地方,每天碰到的都是新事物,是一連串「未知」的連續,心情焦慮自是理所當然。但是,如果「因為焦慮,乾脆不去新學校」,就是落入前面例2的「焦慮的錯誤使用方法」了。

如果那是一所荒涼的學校,玻璃窗和電燈都壞掉或不見了,那可能真的不去比較好,但如果只是感覺「焦慮」便不去上學,可能會喪失「只要去就能獲得的愉快生活」。

面對「只能默默承受的焦慮」,有三種處理方式──

1.確信「不論是誰站在這種立場,都會感到焦慮」。

2.不要責備焦慮的自己「太懦弱」等。

3.跟能夠令人安心的人說說話。

焦慮是人人皆有的一種極其普通的情緒。即便對方不明白「為什麼這個人會對這種事感到焦慮?」,也應能有這樣的理解:「我懂焦慮的心情。我也知道焦慮時會讓人退縮。」所以,當你陷入焦慮時,不妨對身邊親近的人說:「我恐怕有陣子會被工作的事搞得整個人很焦慮,可能會心不在焉,可能會變得很不友善,請多包涵。」這樣就能獲得諒解和支持了。

如果身邊沒有可支持你的人,就善用「親友筆記」吧。先寫下自己的焦慮,例如:

「處在這種狀況下,人人都會焦慮的。」然後寫下如果是親友面對這個問題,你會對他說的話。

POINT:焦慮這種情緒,會透過向別人傾訴而減輕。

「焦慮」的操作範例

用對方法,焦慮都是成長契機

接下來,我們來看個例子。

例:想換工作,但對未來感到焦慮而裹足不前。

當然,沒工作過的職場屬於完全「未知的世界」,所以「未確保安全」是理所當然的。這種時候,最好先區別出「可消除的焦慮」與「只能默默承受的焦慮」。

焦慮的必然性

先找出「可消除的焦慮」,一一處理下去。盡可能收集資訊,詢問不同的人,力求解除焦慮(這算是對於確保自己新工作安全的一種努力)。

當然,即便如此,依然會留下「只能默默承受的焦慮」。這部分,可如之前我說過的那樣,聽取可讓人安心的人的意見,或是告訴身邊的人:「我會有一陣子處在焦慮、反常的狀態,請你原諒。」以獲得支持。換句話說,先幫自己將支持體系建立起來。

當現實與期待不符

換工作後,意外發現新公司好爛。這種時候,你得先有一個心理建設。「意外發現好爛」,表示這是受到某些衝擊後才會明白的事(例如,碰上一個情緒化的老闆等)。

受到衝擊後,人們的反應通常都很極端。那個「意外發現好爛」的感覺,會被擴大成職場的全部,導致你過度自責「幹嘛沒事換工作」。不過,如果你在換工作之前已經收集相當的資訊,就該肯定自己做了該做的努力。不要自責而衝動地離職,應該誠實地做好自己能做的部分,同時思考下一步。

如果自責而衝動地離職,之後可能會變成「轉職恐懼症」而不斷擔心自己重蹈覆轍。

因此,應先恢復平常心,想著「在這種地方也能夠有哪些作為」,再來決定日後的事。

此外,也要重視工作以外的日常生活,不能因為換工作就讓人生整個變調。「過好自己的人生」這件事是不會變的。這些行動全都能幫助你保護好自己。

POINT:爭取親近的人支持並學著自我肯定,有效降低焦慮感。

(本文摘錄自《遠離!傷人傷己的情緒風暴》方言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水島廣子
精神科醫生,現任人際關係療法專科診所院長,日本心態療癒學會(Attitudinal Healing Japan, AHJ)代表。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院畢業、博士課程修畢。曾任職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院精神神經科、目前為該科講師。於2000年〜2005年期間曾擔任眾議院議員,並積極致力於兒童虐待防治法等眾多法案之修正。
著有《你不必和每個人都合拍》、《女子的人間關係》、《找回自我肯定感,不再感到人生艱難》、《用對情緒,可以幫自己療傷》等書。
個人網站:www.hirokom.org
譯者簡介
林美琪
於出版界工作多年,現為專職譯者。對翻譯工作一往情深,嗜譯小說、散文,樂譯勵志、養生等實用書,享受每一趟異國文字之旅,快樂筆耕。近期譯作有《曼陀羅計畫表,讓你想要的都得到》、《愜意時光:咖啡屋風格早餐》、《憑什麼料理不用水?:鑄鐵鍋神奇魔力》等。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