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參加創業比賽,到今年有幸擔任許多活動的評審與講師,一路走來,新創活動的設計似乎一直圍繞著一件事:創業家對台下投資人的pitch;近期新創活動更積極邀請國外創投,以期能夠更加活絡國內新創生態。
但且讓我們討論一下,新創活動的主體為何?
我覺得新創活動的主體,應該是創業家,而非投資人。終於有越來越多的青年,不再只想當高薪上班族,而選擇自己出來創業承擔風險,他們是台灣的未來,他們才是活動的主體。那麼一場活動中,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
我試試寫出我的看法,也希望各位不吝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如果 pitch 主軸是協助團隊融資,那麼氣氛就該是一場生意交手,而非一場校園創業比賽。
我隨意舉例,希望有更好想法的朋友可以留言:
1A. 評審應至少符合以下三條件之一:
一、過去18個月有投資早期(種子或A輪)的投資人
二、本身具備豐富創業經驗者
二、過去18個月平均每週至少花八小時輔導早期新創團隊者
Pitch
活動進行前,主持人應該針對過去12個月有投資早期新創的投資人,而尤其是那些主導投資者(lead,非跟投),予以特別介紹:投資了哪些公司,哪一輪,多少金額,目前找哪類型題目投資,偏好什麼階段的公司?
1B. 進行方式:
六分鐘 pitch,六分鐘問答,發給每位評審三張牌,綠色寫:非常有興趣,紅色寫:絕對不會投,黃色寫:我有問題。
團隊 pitch
完以後,評審舉牌,主持人點名評審,以綠色或紅色牌優先。被點名的評審先說出自己為何非常有興趣,或為何絕對不會投以後,可以問團隊問題。舉綠色牌者,接下來兩週內,必須給團隊足兩小時的一對一面談機會。
不履行義務之裁判,明年就當
VIP貴賓,但不邀請為評審,全程沒舉綠或紅牌者亦然。都只舉紅牌也沒關係,讓大家聽聽理由。講完理由,團隊不認同可以回應。
主持人應把握同時有人舉綠與紅牌的機會,讓評審當場對決一下,團隊
battle,評審也 battle,這樣才精彩!
1C. 每年頒發「失之交臂獎」
將每場 pitch 中舉紅綠牌之過程記錄,以後就可以每年頒發「失之交臂獎」。成功或邁向成功的團隊,當初在此活動 pitch
時,舉紅牌之評審,我們邀請回來發表「錯失良機」感言,並播放當初評論之錄影。
當初舉綠牌者,那更更更可惜了,已經與團隊深入互動,竟然錯過投資機會,我們頒發「失之交臂」獎並請發表感言。
「不務取其大而專取小知,則卓犖俊偉之材失之交臂矣。」可惜啊!大家別介意,好玩嘛,創造新鮮話題給媒體。我想我自己領到這獎的機率應該蠻高的吧。
好玩歸好玩,重點是,藉由回顧過去,我們可以討論,為何雙方錯失了一個雙贏的機會,從中學習經驗。這些活動設計的中心思想,是讓大家了解投資人的決策流程:投資人如何看一個案子,為何看好或拒絕一個案子。
1D. 將上台之團隊分類
新創團隊時間寶貴,每一場活動都是重要曝光機會,但每個團隊要的不一樣,如何能讓聽眾快速進入狀況?可以考慮將團隊一目的分類,如:
一、募資團隊:一定要講你要幕哪一輪,募多少錢,做什麼用?你們希望找怎樣的投資人?
此外,應該區分募第一輪與第二輪的團隊,因為 pitch 的內容跟方式很不一樣:
第一輪:「這是一個好題目」、「這是一個好團隊」,故事是這樣的...
第二輪:「這是一家好公司」、「這是一比好投資」,數字是這樣的...
二、Launch 團隊:要講產品的階段(Alpha? Beta? Pivot? GA official
launch)?
延伸閱讀:新創公司股權結構與募資
原文出處:WAYNE 韋恩筆記(授權轉載)
轉載請註明出處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