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些公司的頭腦風暴會議,往往都是七嘴八舌的胡說八道,看似簡單的群體創意會議,卻被很多公司做變了味。
動腦會議是各個品牌行銷策劃公司經常進行的群體創意會議,筆者也應邀參加過一些公司的動腦會議,往往都是七嘴八舌的胡說八道,看似簡單的群體創意會議,卻被很多公司做變了味兒,結果是效果不佳,會議一開就是幾個小時甚至幾天,不但把參會人員搞得精疲力竭,還無法真正出來精品創意。實踐當中,我們採取如下的步驟進行動腦會議:
公司需要進行動腦群體創意會議,基本上都是儘量提前足夠的時間下通知,把專案情況和創意需求等告知參會人員。頭腦風暴前的準備工作,對於提高頭腦風暴效率相當重要。
一些聰明的擅於撲捉靈感的創意人員很可能會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很快積累一定的創意要素,待到創意會開始時,所有參會人員會將自己過去的思考拿出來供大家頭腦風暴。因此,會議中,應注意,不能允許參與創意會的人員只聽不說、只表態不提觀點,這樣會保證更多的創意元素呈現出來,對於接下來大家的思想碰撞做足鋪墊。
肯定有人會懷疑,既然是動腦會議,還要樹立什麼框框之類的理論標準,豈不是讓思維碰撞受到限制?其實不然。大家知道,在行銷策劃或者品牌策劃的過程中,大家所要尋找的創意點往往會有相應的標準可循,比如,目標消費群,傳播管道,傳播時間,成本費用,傳播受眾,細分市場等一系列的要求標準,這需要動腦會議組織者提前進行標準設定,這對頭腦風暴過程中參與者評估具體創意提供了依據。舉例來說,大家為某小企業進行快消食品廣告腳本創意,其廣告製作成本不超過20萬元,明星代言之類的創意可能就會遠遠超過公司的承受能力。
很多人理解的動腦會議就是大家通過語言的碰撞產生創意靈感的火花,最終達到推出最佳創意的目的。實踐當中,我們發現,一旦動腦會議演變成無序混亂的激蕩式的發言,其效率就會極大地下降,甚至演變成言之無物的偽辯論,對於創意的推出毫無意義。於是,我們要求動腦會議參與者按照「參會必發言,發言必有點,有點必有據」的要求發言,這樣,可以避免偽命題偽創意的出現,浪費參會者的時間和精力。
曾經有一次公司的動腦會議沒有按照這個十五字要求進行發言討論,結果在討論過程中一個偽創意佔據動腦會議的上峰,雖然幾位資深的專家堅決反對,但由於人數上的劣勢,使得偽創意成為結論。在我們對於這個創意策略進行評估時,發現其嚴重弊端,因此,不得不重新進行動腦會議。在對這次失敗的創意進行總結時,發現討論沒有按照「發言必有點,有點必有據」的方針來進行,結果提出偽創意命題的人沒有提出論據,大家在接下來的討論中,又只從表層論據當中尋求支撐論點,結果造成偽創意佔據上峰。
每次動腦會議的中心議題一定要明確,切不可模棱兩可,這會使得參會者在討論過程中出現跑偏的現象。
還有一種就是故意跑偏,這與動腦會議組織者或者個別領導者有關。筆者曾經參與過某企業關於品牌LOGO的創意動腦會議,當其中一位參與者用中糧的LOGO來佐證該公司的LOGO創意方向時,突然令該公司老闆想到了他與中糧的一次特殊交道,於是,他便津津有味地為參會者講起了他與中糧的故事,故事與LOGO創意毫無關係。這種做法,不但使參會者聚焦的神經跳到別處,還使得剛剛闡述的觀點被其他參會者迅速忽略掉,極其不利於動腦會議成果的達成。
一些企業的領導或者專家開始不參與動腦會議,對於創意的產生過程不清楚,卻要對於頭腦風暴的結果進行決策,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北京立鈞世紀行銷策劃公司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動腦會議的參與者即頭腦風暴的決策者,任何公司領導和專家在沒有參與頭腦風暴的情況下,不得參與頭腦風暴創意結果的決策。
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企業領導在未參與頭腦風暴整個過程的情況下,突然闖進動腦會議會場,向大家詢問動腦會議結果,並對一些結果妄自做出好與不好的評論。一些個別領導甚至在其他員工進行了長時間動腦會議之後,進入會議室,推翻大家建立起來的創意,生硬地「推銷」自己的創意。這是非常傷害動腦會議參與者熱情的,同時,這樣的做法也是極為不科學的。
結束語
動腦會議是一種科學的創意方法,參與者一定要嚴肅對待,把動腦會議開成科學而高效的會議,而不是毫無章法的七嘴八舌,甚至胡說八道。
原文出處:轉載自合作媒體 創業邦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