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財務會計專業領域的工作者,每當想認真研究財務報表時,卻往往迷失在龐雜數字當中。財報數字所反應的概念是什麼?根據維基百科解釋,「是一家企業過去一個財政時間段(主要是季度或年度)的財政表現,及期末狀況。它以量化的財務數字,分目表達…」
看到這你已頭昏了嗎?別擔心,在「超級企業達人講堂,向A+大師學管理」課程中,講師林明樟整理出理解財務報表的四大觀念,就是一份看懂企業營運的成績單。完整的財報你可以知道:1.是一種產出物、2.不能預測未來、3.能用來確認專業 經理人是否言行合一、4.快速讓您了解一家 公司經營大致樣貌。
林明樟指出,損益表其實就像是一份個人每月收支表,看這家公司是否賺錢?每月能存多少錢?收入扣掉其他費用支出後,得到最終數字就是稅後淨利。所以損益表是預估概念,僅供參考不是100%確定,所以不能只看損益表就決定是否投資。
如果投資人只看公司的損益表,你可能從帳面上會以為公司有多餘的錢可以花用,導致誤以為公司營運很健全,但實際上可能在其他經營項目已出現問題。甚至員工可能認為公司有淨利,但為何每年員工獎金都不加碼?背後原因可能是公司沒有現金花用,所以損益表只記錄公司交易往來買賣部份,並沒有記錄現金結算部份。
資產負債表,顧名思義就是紀錄一家公司的資產項目及負債數字,資產(A)=負債D)+股東權益(E),這是唯一要記得的公式。而為何說資產負債表示損益表所導出的?因為當公司有現金(淨利)後,就會把錢拿來做各種有形、無形、長期、短期的投資、融資手段。
所以公司往往把淨利拿來做兵分二路分配:投資策略(資本支出,你真正擁有的)、融資策略(負債、股東權益,你如何取得擁有的)。而既然有負債概念,就會有破產危機,許多中小企業為了避免日後以短支長導致破產危機,所以要拿長期可用資金跟銀行做長期貸款,找到20年的虛擬現金,要做好一門生意,就是看翻桌率,用快收(現金)慢付(負債)策略。
1987年之前曾許多公司做假帳,讓投資人誤以為公司長期處在獲利模式,所以從此之後業界開始重視現金流量表,也就是觀察一家公司儘管有獲利,但若沒有現金花用,企業隨時就可能有倒閉危機。
如果你是老闆,你知道哪裡可以挪用出現金?1.營運活動而獲得的現金流量(營運能力)、2投資活動的現金流量(買賣資產)、3融資/理財活動的現金流量(跟銀行和股東借錢),其中營運活動的現金流量最為關鍵。
從現金流量表可以獲得3大重要觀念:
1.損益表有賺錢不等於馬上有現金可以花用
2.淨利是估計值,不能直接拿來花用
3.營運活動的現金流是企業的生命線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