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 人才培訓網

讀歷史學領導》洪大倫:有肚量,才能留住好人才

光明頂創育智庫執行長/洪大倫
2016-08-01
讀歷史學領導》洪大倫:有肚量,才能留住好人才
舉凡開國帝王建立基業的最開始,必然有兩件事需要做,第一件叫「整合資源」,第二件叫「組織團隊」,現代創業家不外如是。如果你沒有團隊,先有資源也能打造團隊;如果你沒有資源,先有團隊也能開創資源。但如果一定要比較這兩者的先後次序,以歷史經驗來看,「先有團隊」通常是第一選擇。
說起來,「納賢」這道理人人都懂,也算不上什麼了不起的事,不就是找人加入團隊而已,有這麼難?而且這看起來比較像是一種行動,而不是一種特質?事實上,這大概可以分兩個層面來探討:一、創業初期沒資源,難以吸引團隊;二、真正優質的賢才往往難搞。前者涉及的人格特質叫「領袖魅力」,後者涉及的人格特質叫做「肚量」。
關於第一點「創業初期沒資源,難以吸引團隊」,這應該是很多創業人的痛,原因無他,「資源不夠」四個字。因此,這時候對領導者的挑戰,就絕對不是拿實質的好處來吸引人,而得是用理想、願景,或是個人魅力,來吸引人才加入你的團隊。
在一般學術研究上,領袖魅力有很多面向,像是有自信、有遠見、清晰的論述能力、信念堅定、身先士卒、英明、決策果斷、懂得激勵等⋯⋯。你不必得什麼特質都有,但綜合來說,就是你要能透過許多面向,去成就一個「得人心」、「得人緣」的基本要素,並據此讓許多人願意追隨你,不是為了短期利益,而是先喜歡你,接著相信你的願景,最後跟隨你一起實踐夢想。

劉邦豁達大度,吸引義氣兄弟打天下

所以,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能憑藉自己的領袖魅力,號召一群人跟著你,這就是創業最大的本錢,也是開國帝王必備的人格特質。
蜀漢劉備雖號稱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後代,不過那也只是他自己嘴上說說而已,即便真的是,以古代宗法角度看,那都不算是什麼正統的嫡系,說白了就是有點舉著皇室血統騙吃騙喝的味道。但即使如此,遇上了張飛與關羽這兩大猛將,就能結為生死兄弟,陪他掃蕩黃巾賊,據此慢慢開展出自己的事業,甚至曹操想重金挖角關羽,他都不為所動,想來劉備此人必然有特殊的領袖魅力。
劉邦更不用說了,一身流氓氣,什麼都不會,就會喝酒嫖女人,但因為性格豁達大度,所以吸引了一群義氣相交的酒肉兄弟,像是蕭何、樊噲、任敖、盧綰、周勃、灌嬰、夏侯嬰、周苛和周昌,這些人最終都是陪著他打天下到當皇帝的鐵哥們,也是在危難時為他赴湯蹈火的親衛隊。若沒有這些人力挺,想來他就算要當個泗水亭長都未必當得好,更別說成為後來的沛公了。
所以說,「領袖魅力」在什麼都沒有的創業初期,佔了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可以說,即使你有錢,也未必買得到真正的鐵哥們,因為核心成員不是錢可以換來的。

曹操求才若渴,敵營人才也接納

關於第二點,賢才通常不好搞,這就考驗著領導者的肚量。
自古以來,文人總是相輕的,我瞧不起你,你看不起我,大家在心裡頭較量,誰也不想承認誰比自己高明。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說要他們心悅誠服的跟著你,還要當他們的老闆,那可是比登天還難。
宋朝大文豪蘇東坡才華洋溢,但仗恃著自己聰明、口才辨給,喜歡寫文章譏諷時事、批評朝政,搞得皇帝跟同僚都不喜歡他,所以一生被貶四次,一次還比一次遠,若不是宋徽宗救了他,可能真的要老死在海南島。
三國時期的孔融也是如此,小時候憑著「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這句「千古名言」,一時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長大後固然成了儒家大名,卻也是說話尖酸,筆調刻薄,曹操一忍再忍,最後還是不得不找繞了一大圈弄奇怪的名目宰了他,而他最要好的忘年之交禰衡,更是高級知識酸民,最後也是死的淒慘。
這些都是典型賢才的毛病,自負而不尊重他人。所以說,跟有才之人比,當領導者的不能用聰明才智去跟他們力拼,而應該用肚量與包容力來軟化他們的傲性。
多數人對曹操的印象,好像停留在疑心病重、喜歡亂殺人,但不可否認的,他在歷史上的確是「求賢若渴,愛才如命」,甚至在〈短歌行〉中寫下「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這種表明心跡的詩詞,不管有什麼恩怨仇恨,不管你從哪裡來,只要你是人才,能為我打天下,我就重用你。
他旗下五員大將,就有三個是從敵營來的,張遼是呂布舊屬,張郃跟過袁紹,徐晃則是楊奉部將;謀士中,許攸在官渡之戰從袁紹陣營投奔曹操,他光著腳丫衝去去迎接他;陳琳為袁紹起草檄文把曹操祖宗三代罵翻,曹操最後依然任命他為司空祭酒。足見一代梟雄曹操,不是只寫寫詩詞就算了,是認真的實踐廣納賢才的中心思想。
當然,我們在先前一篇關於「能忍」的文章中提到,這些開國帝王是不是真的這麼有肚量,有時候倒不是真的那麼一回事,多數情況下還是出於對自己大業目標的追求,而不是對人性的包容。畢竟,伴君如伴虎,惹毛了他們,照樣砍人也不曾手軟過。
但至少他們能裝,也裝得夠徹底,這就不容易。多數人一碰到被頂撞、被嗆聲、被質疑,怕面子掛不住,立馬就要跟人爭的臉紅脖子粗,一副要人命的模樣,又怎麼能納賢?而另一種極端,則是完全不聽建言,覺得自己最厲害,根本沒把人才放眼裡。這兩種類型,都無法讓真正的人才願意死心踏地跟著你。
項羽打天下,憑恃的是自己的武勇,認為功勞都是自己的,其他人都只是自己的附庸,無足輕重,因此韓信在他旗下碰了一鼻子灰,只好轉投漢營,成了項羽最大的勁敵。
袁紹表面上禮賢下士,廣結善緣,事實上根本不尊重人才。田豐預言他官渡之戰必敗,他就下令把田豐關起來,等「戰勝」後再回來處置。不幸戰局被田豐神準料中,袁紹不僅沒有感激他的事前建言,反而立刻派人把他殺了,就只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
相較之下,曹操為了追擊袁紹殘存勢力而出征烏桓,事前一群謀士告訴他不應該出征,但他堅持要去,最後雖然戰勝,卻也贏的狼狽,差點死在征途之上。回國後,立刻擺設大宴,恭恭敬敬對那些當初建議他不要遠征的群臣們道歉,並希望他們以後還是能盡心盡力說真話,輔佐他的大業。
不管這肚量是真是假,至少都起了收買人心的效果,更讓人覺得這個老闆可以跟,願意發揮戰力,這就有價值。

領導魅力、肚量,讓好人才願意追隨

總而言之,「納賢」不是什麼高深的道理,但實際做起來並不容易,是個技術活兒,牽涉到領導者自身的「領導魅力」與「肚量」。這對創業初期的任何人,都有非常顯著的教育意義。因為這兩項特質,並非一朝一夕能養成,得從許多面向上去學習。
無論如何,人聚自然財聚,人多好辦事,一點也不假。團隊的壯大,就是實力的壯大,更是競爭優勢的最重要來源,是每個創業人都不可輕忽的環節。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
大倫物語」授權轉載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