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不信任用意志力可以克服拖延,因為熱情會有退燒的一天,而人也不可能一直維持高檔工作狀態,當遇到長期專案時,一定會有許多低潮的時候,有沒有在這些意志力消散時,也可以幫助自己克服拖延的好辦法呢?
今天這篇文章,就從我的個人經驗出發,歸納出三個簡單可行,具體有效,而且不需要依靠意志力就能做到的克服拖延方法。
什麼時候不會拖延?
要克服拖延,首先讓我們想想看,自己通常什麼時候不會拖延?我自己的經驗有三種情況。
我們平常可能睡到十一二點都不想起床,但有一種時候我們甚至不需要鬧鐘就會準時起床,那就是出國旅行時,為了趕上早上的飛機五六點就要出門,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很興奮的四五點就起床,而且迫不及待就要出門。
當這件事情是我很想做的事情,也就是代表當這件事情有我很想要獲得的成果時,我們通常不會拖延。
假如週末偶爾要加班時,我前面出現兩個選項,一個是去工作,另一個是去看電影,通常我們會選擇哪個選項?大多數朋友可能會跟我一樣忍不住選擇看電影。為什麼呢?因為後面這個選擇簡單、壓力小,而且立即可以獲得娛樂的效果。
通常我們面對一個相對簡單,而又立刻可以獲得一定成果的事情,我們比較不會產生拖延的情緒。(例如我之前提到習慣養成也是類似方法:
養成好習慣之前,如何建立真的做得到的習慣養成目標?)
有時候一件事情如果很久之後才到期,即使我隱隱約約覺得好像差不多要開始準備,但通常都會缺乏動力。一直到截止期快到了,死到臨頭的時候,例如明天要交報告時,我才終於有辦法一鼓作氣,開始不想拖延。
通常沒有感受到立即的時間壓力時,我們很難有動力真的開始去啟動一件事情,因為拖延這麼迷人又舒服。
怎麼從這三個癥結點克服拖延?
既然我們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比較」不會拖延,那就能透過理性思考,想辦法找到克服拖延的切入點。
不會每件事情都那麼剛好是我很想做的,所以這時候我們不如「主動賦予這件事情一個美好而具體的未來景象」,讓這件事情的目標或期望,變成是我們想做的事情,而這是我們可以透過計畫自己來改變的。
例如我每天都發生的例子就是「寫文章」這件事,老實說大多文章有了素材或想法等題目後,其實我都會拖延,因為還有太多輕鬆又好玩的事情可以做:玩遊戲、看電視等等。
後來我想辦法不拖延寫文章進度的方法,就是主動幫這件事情加上「這篇文章如果寫好後的美好具體未來想像」是什麼,例如想出很棒的文章標題讓自己忍不住想更快寫出來,或是這篇文章可以和之前文章構成系列獲得更多瀏覽,還是這篇文章可以成為
未來講座素材等等。
如果說這件事情簡單又有立即效果時,我相對不會拖延。那麼我就主動找出該做的事情中那「簡單又立即有成果」的下一步行動。
例如我之前在執行減肥計劃時,一開始我設定的行動是每週減 0.5 公斤,但這個行動要「一週後」才有成果,而且要花七天的時間努力,這讓我總是拖著不想開始:「不如明天再開始減肥吧!」於是遲遲沒進展。
後來我想這樣不行,就把下一步行動定為「每天要控制飲食」,但控制飲食本身沒有什麼立即可見成果,所以我就再把下一步行動改為「每餐計算熱量」,這個行動就是相對簡單,而且立即可見成效的行動。
甚至為了計算每餐熱量,我又想到立即可做的下一步動是:「立即購買一個要付年費的減肥計算熱量 App 」,這個行動當下我就能完成,很簡單,並且立即付出了金錢,也就讓我跨出了第一步,並且自然接續後面的其他下一步行動:每餐計算熱量、每天控制飲食,一週看到減重成果。(參考:
如何有效?我從這款瘦身App 領悟的把事情做到的訣竅)
- 3. 列出所有下一步行動,感受到不開始做就完成不了的清單壓力:
這件事情有了美好而具體的目標景象,並且我開始採取了第一個下一步行動,那麼我其實就離完成事情拉近了起碼五成的距離,接下來我要做的就是保持持續做下一步行動的動力,這時候需要有一點時間壓力。
而自己創造時間壓力的好方法,就是把完成這件事情的所有下一步行動都列舉出來,當看到落落長的清單,那麼即使這件事情是一兩個月後才要完成,現在也就能從清單上立即感受到時間壓力,而截止線是推進我們行動很大的輔助。
我自己在平常工作時,一旦缺乏動力,我就開始把專案的行動清單列出來,或是列得更詳細,通常這會「刺激」我自己在兩三個月前開始關注與進行一個專案的任務。
上述三個簡單可行的步驟,就是平常我幫自己克服拖延懶病的小技巧,當然不能說百分之百克制拖延(我覺得也沒必要),但確實相對起來,幫助我更容易跨出拖延的迴圈,開始完成事情的第一步。
延伸閱讀
原文出處
做好大人的學習筆記:如何開始建立你的技能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