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給建議卻得罪人?小心這三個「無心錯」
smartM/彭紹宇
2017-03-23
「施比受更有福」,你絕對聽過這句流傳已久的經典名言,只是當運用在「給人回饋」這件事上,可能會讓你被別人貼上「自以為是」的標籤!大多數人都喜歡向他人提出自己的看法,然而卻不代表人們同樣都樂於接納意見,特別當那些意見可能是負面批評。因此為了避免變成一個「自以為是最聰明」的人,深諳商場領導能力的Partners in Leadership公司經理Mattson Newell,告訴我們在職場中關於「反饋」最常犯的3個誤區。
一、時機──都在出錯時回饋
為什麼大部分人都不怎麼喜歡別人給予的建議呢?其實這個情緒背後暗藏著一項最大原因——便是回饋的時機。研究統計出80%的人認為反饋只有在事情出錯的時候才會發生,因此每當有人給予建議,人們便會聯想到「是否要被糾正?」的負面經驗,導致潛意識中對反饋的迴避。發現了嗎?問題在於人們給回饋的時機通常都在事情發生錯誤時,一旦回饋成為出錯時才會出現的反應,人們便會將之視為批評而盡力避免,因此試著更頻繁地給予別人回饋與建議,而非只有對方做錯事或你不滿意的時候!
二、目的──為回饋而回饋
很多人認為領導者便應該什麼都要懂,所有問題皆能夠在他身上找到答案,然而沒有人是全知的,這樣的固有觀念很可能會讓你陷入第二個反饋誤區,因為當人們處於一個領導人的地位,可能會為了扮演好這樣看似全能的角色,一味地「為回饋而回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的執行長Jack Welch曾這樣說:「如果你是一位領導人,同時又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那麼你眼裡將永遠看不見真正的問題。正因如此,我從來不認為我是會議室中最聰明的那個人!」領導者應更積極地從別人身上得到反饋,而非只是一直到處給別人建議。引用一句古希臘哲學家Epictetus的名言:「我們生來即具備二個耳朵和一張嘴,意味著我們花在傾聽的時間,得必須比說話多上兩倍。」身為一位領導人,與其一直給予建議,不如試著傾聽他人的反饋,將讓你所擁有的觀點更加多元全面。
三、內容──只說出要改進的地方
沒有人不喜歡被讚美,尤其是當自己的努力表現被看到時,那樣的成就感會讓所有辛勞都值得了。只不過很多人往往僅會在建議中提到需改善的部分,縱然有做得好的地方,可能也被認定為「應該的」或「不需要特別說出來」,但其實當你的回饋裡頭加一些讚美,不僅會讓對方心情更好,也會讓你的建議顯得更為完整和圓融。舉例來說,不妨嘗試換掉「我覺得你那個地方做得不太好,應該要⋯⋯」,並且用這樣的句型代替──「首先,有幾點我覺得你做得很棒,像⋯⋯你提出了全新的觀點,而且同時又有建設性,我非常喜歡!另外我認為可以改善的地方是⋯而我的建議則是⋯」學習看見別人的好與壞,並且清楚地告知對方,讓對方不會把你當成一個專門來找碴的人;相反地,更會讓被建議的人心服口服同意你的論點,且又不會因為全然的批評而為情緒帶來負面影響。
當你在建議別人時,小心以上三個地雷,才能夠避免讓自己的一片好心變了質!現在開始不妨試著向幾個人尋求對你的反饋,無論是任何層面都行,並利用上述的技巧,細心傾聽並最後感謝他們,當然也別忘了消化那些建議而成為實質的改善方案,你必定會發現反饋帶給人的力量遠遠超乎想像!
延伸閱讀
如何給予上司建議?5個必須知道的方法
參考資料
Inc
嚴禁抄襲,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各媒體交換文章。
關注工作、管理、商務情報
親愛的讀者,歡迎加入「SmartM人才培訓網」Facebook粉絲團,每天更多豐富的工作、管理、商務報導等你關注與分享。
加入Line帳號,關注最新的工作、管理、商務情報,學習不間斷,精采文章不漏接。